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8 16:08
  为应对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与安全方面的挑战,本文紧紧围绕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我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着手,基于协整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对两者之间的互动规律进行了深入挖掘;随后,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识别出了影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并就采煤机械化对于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的贡献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客观评价方法,研究并给出了煤炭供应侧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最后,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涉及矿业权、财税、价格形成机制、洁净煤技术、环保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可为国家制定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煤炭消费弹性系数波动曲线

趋势图,消费结构变化,中国能源,趋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革开放以来天然气消费比重变化幅度一直很小(图2.8),而且对能源效率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回归模型没有将其考虑在内。n︸gnU0J.侧枷细0056 1978198119841987 99019931996 999200220052008年份口煤炭消费比重.石油消费比重口天然气消费比重口水〔核、电消费比重图2.8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Fig.2.8ThePrim娜 energyeonsumPtionstrUetureduring1978一 2008inChina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方程总体检验以及各回归系数的检验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拟合效果较好。其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表示,煤炭比重的上升会引起能源效率的下降;而石油和水(核)电比重的上升则会引起能源效率的上升。这反映了石油和电力是较煤炭更高级的能源品种。由上式可以得到,因能源结构变化引起能源效率变化量的模型如下:△ef=一0·001752·△S。+0.008307·△S。+0.017004·△S。+△‘由此公式可计算1978一2008年间能源结构变化对总体能源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见下图2.9。 0.040.03 0.020.010一0.01一 0.02一0.03 lllll IIIII。。I一。 1111瑟瑟织藕烹氛羔愁艘欢嘿飞甄期尹尹...年份l’ ’ lllll叔也俐哥鹦如咧翠图 2.91978一2008年能源结构变化引起能源效率的变化量 Fig.2.9Theresultsforene任沙 effieiencyinfiueneedbytheehangesinenergystructureduring1978一2008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三阶段,煤炭消费比重上升所引起的能源结构变动在大多数年份都导致了能源效率的下降;而在第二阶段

能源效率,煤炭消费,比重,石油消费


一0.03图2.91978一2008年能源结构变化引起能源效率的变化量Fig.2.9Theresultsforene任沙effieiencyinfiueneedbytheehangesinenergystructureduring1978一2008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三阶段,煤炭消费比重上升所引起的能源结构变动在大多数年份都导致了能源效率的下降;而在第二阶段,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石油消费比重上升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中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思路[J]. 姜智敏.  中国煤炭. 2009(10)
[2]论煤炭税费制度改革的公平性[J]. 潘伟尔,王勇.  中国煤炭. 2009(09)
[3]我国煤炭税费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 司坡森.  中国能源. 2009(07)
[4]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沿革与发展趋势分析[J]. 黄佐鈃.  生产力研究. 2009(08)
[5]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J]. 金定,俞悦,俞珂.  农机化研究. 2009(04)
[6]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分析[J]. 刘劲松.  煤炭经济研究. 2009(02)
[7]试论动力配煤项目的技术经济效果[J]. 吴畏,夏秀敏,范光成.  煤矿现代化. 2008(05)
[8]科学采矿视角下的完全成本体系[J]. 郑爱华,许家林,钱鸣高.  煤炭学报. 2008(10)
[9]高效开发 清洁利用 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J]. 王显政.  中国煤炭工业. 2008(07)
[10]集成DEMATEL/ISM的复杂系统层次划分研究[J]. 周德群,章玲.  管理科学学报. 2008(02)

博士论文
[1]资源与环境约束下中国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 欧阳新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2]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梁海慧.辽宁大学 2006
[3]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D]. 耿殿明.山东科技大学 2003
[4]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保障系统研究[D]. 张喜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3
[5]鸡西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D]. 张金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2
[6]矿区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与适应性对策[D]. 李堂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0

硕士论文
[1]矿业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 陈亚赞.湖南大学 2009
[2]矿业权与土地上相关权利关系研究[D]. 董艳红.吉林大学 2008
[3]矿业权之取得和流转法律问题研究[D]. 孙一.华东政法大学 2008
[4]晋煤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周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5]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战略研究[D]. 徐亮.成都理工大学 2007
[6]我国矿业税费问题研究[D]. 高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7]矿业权法律制度研究[D]. 黄琳丽.东北林业大学 2004
[8]河南省大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陈静.天津大学 2003
[9]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D]. 张明慧.太原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63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463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