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00:56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发展阶段”。但是,工业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和宝贵经验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发展隐患和深刻教训。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下,在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论诉求下,中国既不能从整体上跨过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也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在新形势下,作为对传统工业化的“扬弃”,中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这为我国顺利推进工业化,为中国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西部民族地区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其工业化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也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工业化水平落后的现状,说明了西部民族地区改变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紧迫性,也说明了西部民族地区加速工业化进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艰巨性。事实上,自2002年中国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差距依旧越来越大。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缺少任何“一元”都难成“一体”。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就没有全国的工业化,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民族地区...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


000一2006年东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比较单位:元

第一产业,占比,就业人数,单位


族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图2一 22006年西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单位:%资料来源:同上.2.西部民族地区的就业结构水平西部民族地区的就业结构水平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构成上。从表2一6和图2一可以看出,西部民族地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呈现以下特点:首先,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西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从1995年到2005年减少了将近10个百分点。但是与其他地区和全国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仍旧较高。2005年西部民族地区12个省区市的第一产业比重不仅全部高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而且全部高于全国水平。其中,西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是云南,达到69.4%,是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其次,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缓慢。西部民族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从1995年的15.1%下降到2000年的12.9%

就业人数,第一产业,单位,城乡结构


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图2一 32005年西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构成单位:%资料来源:同上.3.西部民族地区的城乡结构水平西部民族地区的城乡结构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首先,西部民族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根据表2一7可以看出,2(X)6年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28元,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为2588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8:1,高于东部的2.9: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谐城市化: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研究[J]. 万芊.  理论与改革. 2008(05)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 姜建华.  经济论坛. 2008(12)
[3]我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吴瑞芹,张仁开.  科技与经济. 2008(02)
[4]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有效途径[J]. 郁鹏,常瑞祥.  经济前沿. 2008(04)
[5]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J]. 徐佩华.  求实. 2007(12)
[6]“后发优势”论及其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发[J]. 王来喜,赵萨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7]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阶段判断及发展路径选择[J]. 高新才.  学习论坛. 2007(09)
[8]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及存在问题分析[J]. 王均奇,施国庆.  生产力研究. 2007(14)
[9]对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的分析及对策建议[J]. 张雪乔.  甘肃金融. 2007(07)
[10]对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J]. 姜冬梅,斯琴.  科学管理研究. 2007(03)

博士论文
[1]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D]. 李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2]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研究[D]. 拜琦瑞.兰州大学 2007
[3]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D]. 窦玲.西北大学 2006
[4]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 严汉平.西北大学 2004
[5]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何国勇.华中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研究[D]. 沈丹萍.大连理工大学 2008
[2]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D]. 聂艳.广西师范大学 2008
[3]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D]. 温国政.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4]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模式研究[D]. 谢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5]循环经济与我国西部可持续开发的路径选择[D]. 李闯.广西师范大学 2006
[6]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D]. 于若冰.新疆大学 2005
[7]我国技术创新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柳明.暨南大学 2005
[8]就业问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D]. 雷速.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9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489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9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