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我国新药研发各阶段融资方式与资金需求的匹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05:52
  目的:为解决我国新药研发各阶段资金"供需错位"结构性失衡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新药研发各阶段的资金需求情况和"供需错位"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各个阶段资金需求相匹配的融资方案,并以"万珂"的融资过程为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新药研发的基础阶段资金需求较大,但因存在较高的技术风险、转化风险以及投资风险,这一阶段很少得到投资者的重视和支持,导致研发资金缺乏,建议加大研发企业自身资金的投入;在新药发现阶段,尽管成功率较高,但研发风险和投资风险仍然较高,所需资金较多,资金也较为短缺,建议吸引更多的风险资本进入该阶段;在临床前至Ⅱ期临床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建议该阶段采用风险投资和专利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在Ⅲ期临床至上市前,研发进入成熟期,投资风险较低,因此该阶段可获得较多的风险资金,存在资金过剩的情况,研发企业除选择风险投资外还可在此时选择上市融资;在上市后阶段,可以在产品的销售环节通过转让某一地区的销售权来为下一轮新药研发提供新的预备资金,从而实现研发活动的良性循环。"万珂"研发融资取得成功的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融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这提示我国应在国家层面完善金融融资体... 

【文章来源】:中国药房. 2020,31(1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我国新药研发各阶段融资方式与资金需求的匹配研究


新药研发各阶段资金需求情况

医药,资金来源,企业,融资方


一般来说,医药企业会根据自身的新药研发情况、资金拥有情况,以及已上市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等,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融资方式。融资方式的不同对融资的难易程度以及获得资金量的多少,都有显著的影响。我国医药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不借助于金融中介机构直接从资金提供方获得融资的过程,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研发基金、其他企业资金投入以及企业的自有资金或上市融资等。这种融资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融资成本低,融资风险通常也较低,但融资的金额一般有限。相反,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过程,主要包括银行借贷、专利质押以及风险投资等[16]。此种融资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但融资风险较高。医药企业研发资金来源和特点见图2、表2。在上述融资方式中,能够有效帮助医药企业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的融资渠道主要是专利质押和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尽管可获得较多的资金支持,但一般仅在研发末期进行,无法为前期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应用较为局限。因此,本研究重点考虑专利质押和风险投资两种方式。专利质押融资是以专利权为质押标的,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签订质押合同、申请贷款从而取得资金达到为企业融资目的的一种融资方式[17]。在新药研发的漫长过程中,在最终产品成功之前,会产生许多专利,药品专利质押融资能很好地解决医药企业有技术、没资金的尴尬处境,为我国中小型医药企业开辟了一条有效的筹资途径。近年来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向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中[18-19],可为新药研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风险投资还能吸引大量民间闲置资金流入医药行业[20],是医药研发企业融资的可靠选择。

模式图,新药,资金,阶段


基础研究是创新药物研发的源泉,而我国对这一阶段的研究支出投入较少,相较美国企业基础研究支出占全社会基础研究支出的28%,我国仅有2.9%[22];且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和研发基金扶持,资金来源单一,无法满足该阶段的资金需求。在国家大力提倡加强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建议这一阶段我国在加大地方财政支持的同时,还应考虑通过政府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国家实验室等方式多措并举,以促进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政府财政和各类研发基金的支持力度应当继续保持;在此过程中若有专利产生,也可进行专利质押融资。因此,笔者对于这一阶段融资方式的推荐强度如下:企业资金为“强烈推荐”,政府财政和研发基金为“中等推荐”,专利质押为“推荐”,详见图3。2.2.2 新药发现阶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多元化企业融资模式的战略思考[J]. 李正芹.  知识经济. 2020(19)
[2]有效发挥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J]. 吕薇.  中国科技论坛. 2020(06)
[3]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及应对[J]. 吴戴乐.  商场现代化. 2020(02)
[4]我国创新药物研发能力的国际比较及成因分析[J]. 伍琳,陈永法.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7(08)
[5]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 龚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6]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在投资阶段的倾向性变化及其原因[J]. 孙欣睿.  经营与管理. 2014(06)
[7]融资约束、研发投资与资金来源——基于研发投资异质性的视角[J]. 顾群,翟淑萍.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03)
[8]从注册法规角度分析药品技术转让的时机及方式[J]. 赵灿培,王金陵.  中国药业. 2013(06)
[9]中美创新药物风险投资机制比较分析[J]. 丁锦希,马依林.  中国新药杂志. 2011(23)
[10]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J]. 柳卸林,何郁冰.  中国软科学. 2011(04)



本文编号:3523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523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4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