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SD模型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14 22:06
本文关键词: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SD模型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等协调发展是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注热点。矿产资源丰富的鄱阳湖域在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和推进下,资源大力开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但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着资源储备下降,人口快速增加,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等问题。2014年11月20日,江西省步入我国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行伍,这对鄱阳湖域“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探讨了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现状基础上,厘定系统建模目的和系统边界,依据系统为复杂非线性巨系统,基于“生态经济人”假设条件下的人口、资源、环境框架,结合经济发展目标,划分为矿产开发、人口建设、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四个子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Vensim PLE软件平台分别设计各子系统因果关系图和流图SD模型,整合优化各子系统SD模型,综合设计出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SD模型。以在省内具有相对优势的铜矿和铜产业数据为矿产基础数据,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基于2010—2013年历史数据检验SD模型科学性、可行性后,运行模型,仿真模拟了2014—2030年间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演变规律,调整修正主要政策参数,设计出维持现状型、开发优先型、节能环保型、协调发展型四种发展模式,仿真模拟了各发展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按当前发展模式,鄱阳湖域将出现资源保障不足、生态环境破坏污染加剧等问题,难以支撑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优化对比分析各发展模式实施结果后,得出协调发展模式到2030年铜精矿累计保有储量为2514.58万吨,较维持现状型下提高了近16.4%,总人口基本持平,矿产产出量提高了7.3%,GDP增加了9.3%,工业固废排放减少了7.4%,综合考虑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人口适度增长、经济高效发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鄱阳湖域矿产资源优化开发和社会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较优发展模式;依据研究结果,从开源和节流并重、产业与行业结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提出对策建议。研究为鄱阳湖域生态经济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经济 鄱阳湖域 系统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1;X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1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选题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矿产资源开发研究现状13-14
- 1.2.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经济关系研究现状14
- 1.2.3 小结14-15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16-19
- 1.4.1 创新点16-17
- 1.4.2 技术路线17-19
- 2 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SD模型的设计分析19-27
- 2.1 理论支撑19-22
- 2.1.1 矿产资源开发理论19-20
- 2.1.2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20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20-21
- 2.1.4 系统科学理论21-22
- 2.2 SD建模设计分析22-27
- 2.2.1 SD特点22-23
- 2.2.2 SD建模流程23-24
- 2.2.3 Vensim PLE软件简介24-25
- 2.2.4 SD建模原理25-27
- 3 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模型SD设计27-53
- 3.1 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现状分析27-30
- 3.2 设计前提30-32
- 3.2.1 确定建模目的30
- 3.2.2 厘清系统边界30-31
- 3.2.3 系统结构分析31-32
- 3.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因果关系图设计32-36
- 3.3.1 系统因果关系图设计32
- 3.3.2 系统反馈回路32-34
- 3.3.3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34-36
- 3.4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子系统设计36-43
- 3.4.1 矿产开发子系统设计36-38
- 3.4.2 人口子系统设计38-39
- 3.4.3 经济子系统设计39-41
- 3.4.4 生态子系统设计41-43
- 3.5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SD模型设计43-52
- 3.5.1 SD模型设计43-45
- 3.5.2 SD模型参数和方程确定45-52
- 3.6 小结52-53
- 4 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SD模型检验与实现53-69
- 4.1 模型检验53-58
- 4.1.1 直观检验53
- 4.1.2 运行检验53-55
- 4.1.3 历史检验55-57
- 4.1.4 灵敏度检验57-58
- 4.2 仿真实现与分析58-63
- 4.3 模型调控与设计63-67
- 4.4 小结67-69
- 5 对策与建议69-73
- 5.1 开源、节流并举69-70
- 5.2 产业与行业结构优化70
- 5.3 发展循环经济70-71
- 5.4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71-73
- 6 结论与展望73-75
- 6.1 结论73-74
- 6.2 展望74-75
- 致谢75-77
- 参考文献77-81
- 附录81-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德江;吴尚昆;郭科;;基于组合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J];金属矿山;2015年02期
2 李鹏飞;杨丹辉;渠慎宁;张艳芳;;稀有矿产资源的战略性评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7期
3 余谋昌;;以生态整体性思维思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赵淑芹;刘倩;;基于DEA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效率评价[J];中国矿业;2014年01期
5 冯安生;许大纯;吕振福;杨峗;;矿产开发利用效率指标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3年06期
6 杨从明;任晓冬;;生态文明视野下矿产资源开发模式探讨[J];资源与产业;2013年06期
7 邵风雨;周进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益分析与建议[J];矿产综合利用;2013年04期
8 郭娟;崔荣国;徐桂芬;;2012年中国矿产品供需形势[J];国土资源情报;2013年03期
9 薛亚洲;任忠宝;赵玉凤;;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思考[J];中国矿业;2012年12期
10 李雪梅;闫海龙;;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及其经济环境效应——以塔河流域巴州地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鄱阳湖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SD模型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6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