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1 20:3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国内经济学界就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技术基础、这条路为什么要走、如何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论点。但也明显存在3个不足:一是多从技术经济角度看,视野不够宽阔;二是对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论述不多,研究的深度不够;三是政策建议也多从技术经济角度提出,思路比较单一。 笔者认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工业化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社会财富不丰裕、人均收入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城市化水平不高、资本劳动比低、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我们将面临以下5个难题:加速工业化发展与农民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快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的矛盾、工业发展集约化与扩大就业的矛盾、扩大对外开放与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的矛盾以及加速工业化发展与我国资源环境制约和地区差异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以顺利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在一个日益自由、开放、竞争的全球...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 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工业化的含义
1.2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化
1.3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1.4 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的文献综述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6 本文的篇章结构
2 我国工业化的现状分析
2.1 工业化阶段的划分
2.2 我国工业化的现状与所处的阶段
2.3 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任务和难题
3 比较优势
3.1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脉络
3.2 比较优势的来源
3.3 比较优势的完善、培育与提升
3.4 比较优势陷阱
3.5 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
4 后发优势
4.1 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
4.2 后发优势的来源
4.3 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4.4 后发优势陷阱
4.5 后发劣势
4.6 中国的后发优势
5 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的相互依存性
5.1 比较优势的提升需要以后发优势为动力
5.2 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需要比较优势作用的发挥来 积累、创造
5.3 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互动
5.4 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统一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全过程
5.5 结论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
6.1 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6.2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与内容
6.3 经济全球化对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影响
7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提升
7.1 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作用的必然性
7.2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8 从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8.1 世界工业化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8.2 世界工业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8.3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9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建议
9.1 要始终坚持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
9.2 要始终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3 要始终坚持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9.4 要始终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9.5 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79890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 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工业化的含义
1.2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化
1.3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1.4 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的文献综述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6 本文的篇章结构
2 我国工业化的现状分析
2.1 工业化阶段的划分
2.2 我国工业化的现状与所处的阶段
2.3 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任务和难题
3 比较优势
3.1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脉络
3.2 比较优势的来源
3.3 比较优势的完善、培育与提升
3.4 比较优势陷阱
3.5 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
4 后发优势
4.1 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
4.2 后发优势的来源
4.3 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4.4 后发优势陷阱
4.5 后发劣势
4.6 中国的后发优势
5 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的相互依存性
5.1 比较优势的提升需要以后发优势为动力
5.2 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需要比较优势作用的发挥来 积累、创造
5.3 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互动
5.4 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统一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全过程
5.5 结论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
6.1 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6.2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与内容
6.3 经济全球化对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影响
7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提升
7.1 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作用的必然性
7.2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8 从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8.1 世界工业化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8.2 世界工业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8.3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9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建议
9.1 要始终坚持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
9.2 要始终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3 要始终坚持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9.4 要始终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9.5 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79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979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