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垂直专业化影响因素分析——对中国-东盟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
本文关键词:跨境垂直专业化影响因素分析——对中国-东盟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产业组织片段化分解及全球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垂直专业化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东盟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产能输出及构建自己主导的区域生产网络的重点区域。在综合利用跨境投入产出与国际贸易数据对中国-东盟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进行分行业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分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东盟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因素,发现行业市场结构或市场集中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发投入与技术投入密集度、产业开放度也是中国-东盟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商学院;中国光大银行武汉分行;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分行业测度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中国-东盟自贸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28)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4YJA790060)
【分类号】:F424;F125
【正文快照】: 0引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通讯条件的快速改善,为产业组织变革提供了条件,产业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日益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托劳动力要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通过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加工环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风涛;;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最新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2 彭支伟;刘钧霆;;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3 史振华;卢燕平;;中国企业应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策略研究[J];求索;2009年04期
4 王中华;赵曙东;;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5 王中华;赵曙东;;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6 仲崇高;王晓苏;;国际垂直专业化理论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石弘华;;中国垂直专业化比重动态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8 张媛;;东亚地区垂直专业化在新背景下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9 叶萌;;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3期
10 赵明亮;臧旭恒;;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及经济效应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娟;;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3 汤碧;沈秋君;孙婕;;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贸易竞争力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晓雷;构造垂直专业化产业体系[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盈莹;国际垂直专业化组织模式选择及经济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刘s
本文编号:487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48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