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安全评价及情景预测
本文关键词:中国石油安全评价及情景预测
更多相关文章: 石油安全 熵值法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情景分析
【摘要】:基于熵值法(EM)、粒子群算法(PSO)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嵌套模型对中国石油安全进行评价及情景预测。首先,利用聚类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出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值法刻画出中国石油安全的历史演化规律。评价结果表明:(1)我国石油安全指数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且部分年份的石油安全指数波动较大;(2)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以及市场流动性减弱的状况加剧了我国石油安全的脆弱程度,且地缘政治风险已成为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隐患,严重威胁着我国石油的供给安全。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PSO-SVM石油安全预测模型,并通过设定三种情景方案,利用上述模型对我国2020年的石油安全状况进行情景分析。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状况依然较为严峻,基准情景和低情景下石油安全指数仍旧处于很不安全区间;(2)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对石油安全状况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提供的"情景—对策"路径可成为相关能源政策制定的依据。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石油安全 熵值法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情景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供应链中生产、存储与运输的协同调度建模与优化研究”(7130115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带有批处理约束的多级供应链协同调度建模与算法研究”(2015102003)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项目“湖北省地质灾害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及弹性恢复机制”(2016CFB503)
【分类号】:F426.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未来对石油的需求总量也将不断增长。根据《BPEnergy Outlook to 2035》的预测,中国将在2032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体能源(原油、凝析油等)消费国,而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从2014年的59%升至2035年的76%,高于美国在2005年的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澜涛;论石油利益与“入世”后我国的石油安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中国愁不愁石油? “石油安全”令人关注[J];能源工程;2002年02期
3 李玮;中国石油安全中的东南亚因素[J];东南亚纵横;2003年10期
4 伊言;以日本为鉴谋建中国石油安全[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3年Z1期
5 ;我国将投资建立石油安全基金[J];中国矿业;2004年02期
6 ;我国将投资建立石油安全基金[J];中国矿业;2004年07期
7 吴磊;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石油石化;2004年12期
8 ;都来关注"石油安全"[J];中国科技奖励;2004年10期
9 薛凤云;中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及对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年05期
10 张睿蕾;石油安全——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云亨;朱中博;;试论中美石油安全关系[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钱学文;;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议[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3 王大中;;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及优先领域(摘要)[A];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石油安全重要,转型亦重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2 邱美辉;海洋石油安全监管重点敲定[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冀星 郗小林 钱家麟 李丽;力戒恐慌,理智应对石油安全[N];证券日报;2003年
4 许林贵 丁锡国;我国建立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记者 赵春光;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确保石油安全[N];延安日报;2008年
6 魏希;从石油安全危机中“走出去”[N];中国矿业报;2002年
7 魏也;燃油税不开征威胁我国石油安全[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忠明;石油安全战略与对策[N];中国石化报;2001年
9 杨岩;重提石油安全战略[N];中国石化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祝慧;“内外兼修”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鸿;石油价格变化分析与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王晶;中国石油安全的经济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李凤升;基于东北亚石油合作的中国石油安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4 王桂英;中国石油环境分析和石油安全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刘德成;石油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陈兴华;中国石油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范秋芳;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熊韶辉;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杨中强;中东石油与21世纪的中国石油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庆寺;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与美国石油安全体系:结构、进程与变革[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博;东北亚石油安全与合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于卫雁;21世纪中国石油安全中的美国因素[D];兰州大学;2007年
3 龙隆;中国石油安全战略中的南海因素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4 马丽娟;我国石油安全战略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周云亨;中国石油安全中的美国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郭震;我国石油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陈玉国;相互依存视角下中国石油安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陈峰;我国的石油安全及对策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孝青;现阶段我国石油安全战略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磊;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经济因素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5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69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