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贸易争端案例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美稀土贸易争端案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美贸易 稀土争端 产业竞争 利益攸关方 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之后,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贸易总额不断上升,但同时我国与各国间的贸易纠纷也随之增加。这些贸易争端的出现,有些是因为与WTO规则存在冲突,有些则是因为与国内立法以及贸易政策的颁布实施相关。2012年的中美稀土贸易争端,就是因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作为一国关键性的战略资源,稀土资源不仅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国防安全领域和新能源技术领域更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稀土产业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在未来高科技领域和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如何全面认识国内稀土产业发展情况、有效进行稀土产业管理、规范我国稀土贸易,是我国原材料贸易中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如何从中美稀土贸易争端中解读其利益攸关方的贸易利益与贸易政治,务实解读双边纠纷处理中的规制、程序及其政策含义,对我国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争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也是本论文选题的出发点。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列明论述框架,划分论文层次。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首先系统梳理公共选择理论对贸易政策的解释,概括总结不同学者针对贸易政策决定提出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其次针对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进行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层面的理论分析。最后总结国内外对中美稀土贸易争端的研究成果,针对相关研究在内容和分析视角上的不足,提出本文研究的方法、视角与期待的创新。第三部分,中美两国稀土产业发展背景分析。立足于全球稀土市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别阐述当下稀土供求格局。同时,从中美两国稀土产业各环节出发,分析两国在产业链环节上的优势和劣势。中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和低端材料生产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而美国的产业优势集中于高端应用和科技研发。由于中国的出口管理措施威胁到美国稀土原料的供应安全,因此美国、日本和欧盟,针对中国的稀土管理措施向WTO提起贸易诉讼。第四部分,贸易争端案例的背景研究。系统梳理了中美稀土贸易争端的发展过程,就美国提出的具体诉讼理由进行阐述。第五部分,利益攸关方和美国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部分。首先深入分析稀土贸易争端背后隐藏的各利益攸关方,进而对美国贸易政策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对美国而言,在政府层面,白宫和国会内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各有利益诉求,这都会影响到美国的国际贸易谈判策略和贸易政策的制定。同时,各稀土生产企业为降低自身成本、保障原料供应、防止技术外溢,游说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贸易管制采取措施。在美国贸易政策制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劳工组织、行业协会和环保组织等,也出于经济发展、就业保障等原因反对中国实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而中国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稀土的管理涉及多方面利益,各类型的企业在稀土管理政策的具体实施中也起到不同作用,又因为缺乏有力的行业协会支撑,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启示部分。总结论文在案例研究和政策研究两部分的结论,同时从贸易政策形成机制出发,对中国如何发展同美国的良好经贸关系,减少贸易摩擦提出建议。本文结合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在梳理全球稀土市场供求格局和中美两国稀土产业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贸易争端背后隐含的利益攸关方,并阐述了政策背后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同时为中国应对贸易争端提供了积极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 稀土争端 产业竞争 利益攸关方 政治经济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F752.7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第1部分 引言13-15
- 第2部分 文献综述15-24
- 2.1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综述15-18
- 2.1.1 公共选择理论对贸易政策的解释15-16
- 2.1.2 贸易政策决定的政治经济学模型16-18
- 2.2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综述18-20
- 2.2.1 贸易政策形成机制18-19
- 2.2.2 具体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19-20
- 2.3 中美稀土贸易争端的研究文献综述20-23
- 2.3.1 国外研究现状20-21
- 2.3.2 国内研究现状21-23
- 2.4 论文创新点23-24
- 第3部分 全球稀土资源概述与中美稀土产业发展24-43
- 3.1 全球稀土资源概述24-30
- 3.1.1 稀土资源用途及其战略意义24-25
- 3.1.2 全球稀土资源的供需情况25-30
- 3.2 中美两国稀土产业发展概况30-43
- 3.2.1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概况30-38
- 3.2.2 美国稀土产业发展概况38-43
- 第4部分 中美稀土贸易争端案例背景分析43-47
- 4.1 争端起因43-44
- 4.2 美国对华提起诉讼44-45
- 4.3 争端解决过程45-46
- 4.4 WTO争端解决机构仲裁结果46-47
- 第5部分 中美稀土贸易争端的政治经济分析47-59
- 5.1 争端涉及的主要利益攸关方分析47-54
- 5.1.1 中国利益攸关方47-50
- 5.1.2 美国利益攸关方50-54
- 5.2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与经济54-59
- 5.2.1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化趋强54-56
- 5.2.2 GH模型下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评价56-59
- 第6部分 结论与启示59-62
- 6.1 研究结论59-60
- 6.2 对中国的启示60-62
- 参考文献62-69
- 致谢69-7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省稀土应用产业蓄势发力[J];稀土信息;2006年10期
2 黄微;;稀土,中国成争议焦点[J];沪港经济;2011年01期
3 张安文;;高价稀土将危及下游产业[J];稀土信息;2011年07期
4 ;农机行业稀土应用技术会议简讯[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2年05期
5 ;北方稀土联合集团成立大会暨内蒙古第三次稀土开发应用会议[J];稀土;1986年04期
6 周锦银;;江苏省推广稀土在铜中应用[J];稀土信息;1992年02期
7 林河成;;稀土专家组(应用组)举办第一届稀土应用开发研讨会[J];稀土信息;1992年05期
8 王仲山;;南京稀土应用研究会推广稀土应用十年成绩斐然[J];稀土信息;1993年12期
9 ;第六届中日稀土交流会将在兰州召开[J];稀土信息;1994年07期
10 ;稀土应用在我国产生巨大效益[J];矿产资源开发 ;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稀土应用产业园简介[A];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专家报告集[C];2009年
2 陆爱花;郭焕宁;黄晓华;;稀土在细胞膜上的生物化学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熊炳昆;严启明;徐国林;;稀土在农、林、牧业中的应用研究及实践[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4 邱巨峰;;国外稀土应用及市场需求预测[A];第九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苏锵;;发挥我国重稀土资源的优势 加强重稀土的研究与开发[A];第九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倪永年;王勇;;化学计量学-光谱法在稀土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暨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王静;冯玉杰;刘正乾;;稀土Gd掺杂对金属氧化物涂层(SnO_2/Ti)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稀土应用产业化是重中之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2 辛华;安徽鼓励小化肥改建稀土复混肥[N];农资导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昀升 特约记者 于丽华;利用稀土优势 做强稀土大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陈力;稀土应用不“稀” 产业方能不“土”[N];经济日报;2014年
5 北京稀土推广应用办公室主办;神奇的稀土[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稀土课题组 纪云晶;稀土与人体健康[N];北京科技报;2000年
7 窦学宏 关树黔;用途广泛的稀土饲料添加剂[N];北京科技报;2001年
8 肖锋;稀土应用进入高新技术时代[N];中国矿业报;2004年
9 吴国清 惠小勇;开发稀土新材料大有可为[N];广东建设报;2000年
10 惠军冰;稀土开发应用进入高新技术时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笑云;中美稀土贸易争端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2 周先安;稀土(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周国强;稀土镨对水稻重金属镉胁迫下的防护效应[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0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91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