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基于Meta分析的矿业城市生态服务价值转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6:22

  本文关键词:基于Meta分析的矿业城市生态服务价值转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eta分析 生态服务 价值转移 武安市


【摘要】:采矿活动剧烈干扰了区域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论文在综合国内若干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实例的基础上,提炼系列指标参数,运用Meta分析方法建立并验证了专门针对矿业城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的价值转移模型,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估算了1987、2001和2014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价值转移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矿业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武安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01年之后呈现快速下降状态;3)从地类面积来看,1987—2014年间武安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用地产生的干扰程度为:耕地草地水域林地,从服务价值角度看,干扰程度为:耕地水域草地林地;4)在生态用地总面积减少的情况下,适当优化生态用地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Meta分析 生态服务 价值转移 武安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507,41101531)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639)~~
【分类号】:F426.1;X171
【正文快照】: 自Costanza在1997年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评估[1]后,国内外不同学者便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展开了大量研究[2-6],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方法,这也导致评估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基于单位服务功能价格的方法[7-8]和基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元;矿业城市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年08期

2 朱训;关于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报告[J];今日国土;2002年04期

3 杨玲;矿业城市研究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05期

4 樊杰,孙威,傅小锋;我国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问题、成因与策略[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5 夏英煌;王文;;探讨矿业城市发展与创新之路[J];中国矿业;2008年05期

6 关凤峻,胡小平,蒋少华;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关键在结构调整[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9年08期

7 阿里木江,王晓峰;西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吕国平,刘法宪;矿业城市:调整生命周期 促进可持续发展——由“矿竭城衰”现象引发的思考[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年05期

9 李广洲;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城市发展的问题和建议[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10期

10 朱训;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国土资源;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以诚;;矿业城市研究回眸与展望[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2 夏英煌;李晓莉;罗晓玲;;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与创新的探讨[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方敏;陈俊楠;;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4 田承忠;;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思考[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李保贤;康鸳鸯;;矿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构思—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6 陈佩富;;用科学的发展观 规划我国的矿业城市[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周丹;宋芳晓;安艺;;从“空城”现象探讨矿业城市发展的动力机理[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8 曹志新;;关于对资源型矿业城市补偿机制的几点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社会就业脆弱性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余星涤;;矿业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对房地价格的影响[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依法合理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 朱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矿业城市转型[N];中国矿业报;2005年

2 朱训;用阶梯式发展论指导矿业城市转型[N];中国矿业报;2014年

3 余爽;矿业城市:要治“顽疾”[N];中国环境报;2001年

4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 朱训;矿业城市转型之道[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吴岗 叶维延;矿业城市如何面对资源衰竭[N];中国国土资源报(地矿版);2000年

6 ;中国矿业城市生死大转型[N];经理日报;2005年

7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 朱训;关于建设和谐矿业城市的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王衡;关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9 张丽莉;中矿联举行矿业城市工委会工作座谈会[N];长白山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平;第八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将在白山举行[N];中国矿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羽;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杨宁;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陈丹;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毕普云;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李春明;中国矿业城市社会问题资源经济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刘抚英;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万会;我国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项泾渭;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任勇;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沈镭;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红姣;黑龙江省矿业城市转型与接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曲臣;矿业城市转型风险分析与规避[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饶永恒;基于土地利用的矿业城市生态控制区划定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吕洋;矿业城市地表黑碳的空间分异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丁博;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李佳;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7 瓮婕婕;矿业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8 蒋君;非正式制度在我国矿业城市转型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潘竞涛;矿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10 胡杰荣;矿业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928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928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