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渠道的实证估计
本文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渠道的实证估计
【摘要】:以经济增长为渠道,本文分3步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估算结果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下,2008~2010年中国城镇贫困人口收入分别下降了0.474%、0.569%和0.284%。从三大需求角度来看,贫困人口收入下降主要源于国际金融危机所致的净出口大幅下滑;从三次产业角度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对贫困人口收入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上,在第二产业上的作用力度更大,而在第三产业上的持续时间更长。根据上述研究结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对贫困人口收入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在迅速"点燃"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实施帮助穷人脱贫的发展战略。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贫困 国际金融危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AJL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2JJD790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YJA790015)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 010GXS5B138)的资助
【分类号】:F831.59;F124.7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了第一个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发展中国家。1978~2010年,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31%下降到2.8%(国家统计局,2011)。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遭受冲击的纺织业[J];中国纺织;2008年11期
2 张松涛;;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贸易;2008年11期
3 本刊编辑部;;调控运筹 危中觅机[J];广西经济;2008年11期
4 ;用好内需“大单”[J];科技风;2008年21期
5 ;国际金融体系重构中的中国分量[J];中国对外贸易;2008年11期
6 赵华安;;基于J曲线理论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12期
7 刘成强;;时风集团5大措施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产业发展[J];农业机械;2008年33期
8 本刊评论员;;保增长与抓就业[J];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02期
9 戴宝荣;;理性应对金融危机[J];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02期
10 李忠权;;博白抓项目助企业渡难关[J];当代广西;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建国;;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张运所;;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本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陈丽娜;;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政府应急管理[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云龙;;国际金融危机对菏泽的影响及对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5 伍建民;;科技创新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6 冷静;;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高帆;;国际金融危机的多维反思与中国的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8 黄速建;刘建丽;王钦;;第一章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9 胡晓慧;;第八章 国际金融危机下部分中小企业停业、倒闭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以温州市为例[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10 钱津;;第二十八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央企的经营战略调整[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汉发 王维刚;河北钢铁集团从容作答[N];中国矿业报;2008年
2 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 王龙基;PCB业: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严重影响 急需国家政策支持[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记者 罗臻;多管齐下助返乡民工就业[N];黄石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程亮;金融专业的非金融出路[N];人才市场报;2008年
5 首席记者 于航;坚定信心确保“双六”目标不动摇[N];牡丹江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严丹;自家门口再就业[N];北海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诗品;温馨和谐的好“娘家”[N];自贡日报;2008年
8 记者乌宁、孟根沙;准旗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快速平稳发展[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9 谭睿佳 毋军彪;河津着力促使企业从困境中突围[N];运城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程海燕;红河电网售电量持续增长[N];红河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风;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D];苏州大学;2012年
2 艾尚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莫纯政;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居松存;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沈春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统计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倪克勤;国际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张庆新;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探源[D];河南大学;2013年
8 陈江生;国际金融危机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王晓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子先;论金融全球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之杰;政府治理国际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与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烈;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邱晟晏;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理及中国的防范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佳;国际金融危机对中美出口贸易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郑智昕;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侯娜;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7 宋伟杰;国际金融危机对北京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8 卢伊娜(Ruina Tatiana);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9 于欣;国际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孙海璐;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3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3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