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4:01

  本文关键词: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金融中心 竞争力 影响机制 空间效应


【摘要】:区域金融中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金融主体和金融交易汇集的中心城市,承担着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地区价值贮藏的功能。区域金融中心在发展过程中集聚生产要素资源,对区域内及周边地区产生显著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是区域金融中心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具有多重影响机制和显著的空间效应。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对于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体现了金融中心层次规模、发展水平以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综合实力,其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具有翔实的理论基础。区位理论、金融地理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分别阐述了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经济区位、自然区位、信息、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产生的影响。规模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则论证了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本文在界定区域金融中心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采用金融相关比率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标,选取衡量经济发展、区位优势、人力资本和信息流通程度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影响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自变量,筛选我国具备区域金融中心主体功能的33个主要城市为样本,引入空间权重矩阵,研究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的空间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发展演化过程以及存在的地区差异。区域金融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1)经济发展在区域间呈现出明显的“极化效应”,本区域内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该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然而却降低了周边区域发展水平;(2)自然区位优势对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然而区域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在区域间缺乏有效的辐射作用;(3)人力资本对区域金融中心及相邻区域均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和知识技能在区域间形成了良好的外部性和示范效应;(4)信息流通程度对本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对周边金融中心产生的作用有限。由于我国各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不均衡,各中心城市之间应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拓展人才交流合作,完善信息服务建设,从而提升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水平,使其充分发挥主体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心 竞争力 影响机制 空间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选题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20
  • 1.2.1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的研究14-16
  • 1.2.2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16-18
  • 1.2.3 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空间效应的研究18-20
  • 1.2.4 相关文献评析20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20-21
  •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21-23
  • 第2章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机制分析23-31
  • 2.1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相关概念界定23-26
  • 2.1.1 区域金融中心的内涵界定23-25
  • 2.1.2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内涵界定25-26
  • 2.2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6-29
  • 2.2.1 基于区位理论的影响因素分析26-27
  • 2.2.2 基于金融地理学理论的影响因素分析27-28
  • 2.2.3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因素分析28-29
  • 2.3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29-31
  • 2.3.1 基于规模经济理论的空间集聚效应29-30
  • 2.3.2 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空间溢出效应30-31
  • 第3章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的空间效应模型构建31-39
  • 3.1 空间效应模型的介绍31-34
  • 3.1.1 空间计量模型原理31-32
  • 3.1.2 空间杜宾模型效应分解32-34
  • 3.2 空间效应模型的指标选取34-36
  • 3.2.1 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衡量34
  • 3.2.2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选择34-36
  • 3.3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36-39
  • 3.3.1 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选取36-38
  • 3.3.2 空间权重矩阵38-39
  • 第4章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39-49
  • 4.1 空间效应模型相关检验39-42
  • 4.1.1 空间相关性检验39-41
  • 4.1.2 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41-42
  • 4.2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分析42-44
  • 4.2.1 空间杜宾模型极大似然估计42-43
  • 4.2.2 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结果分析43-44
  • 4.3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空间效应分析44-49
  • 4.3.1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集聚效应45-47
  • 4.3.2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溢出效应47-49
  • 第5章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总体评价与政策建议49-54
  • 5.1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总体评价49-51
  • 5.1.1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时间演化分析49-50
  • 5.1.2 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空间差异分析50-51
  • 5.2 相关政策建议51-54
  • 5.2.1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51-52
  • 5.2.2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52
  • 5.2.3 拓展人力资源交流合作52-53
  • 5.2.4 完善信息服务建设53-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61
  • 致谢61-62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62-63
  • 附录B 空间杜宾模型Matlab程序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可;;建立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问题初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11期

2 朱金生,王仁祥,石丹;“十一五”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J];长江论坛;2005年02期

3 孙剑;苗建军;;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与构建[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2期

4 朱小檬;薛忠义;孙爱田;;大连建立东北亚区域金融中心对策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李琼;;创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及措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6 隋庶;;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1期

7 赵亚珊;;构建沈阳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分析[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何一鸣;高丽娜;;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青岛发展[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3期

9 于天野;王人杰;宋英茜;;关于构建沈阳区域金融中心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年21期

10 黄军勇;;南宁创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探讨[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钊;彭迪云;;南昌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薛林;;在广西建立中国-东盟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陈凌白;;辽宁地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优势、难点与对策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4 任丁秋;;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瑞士对北京的借鉴[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田春雷;;推进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法学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林艳新;杨云;;关于沈阳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共同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N];杭州日报;2008年

2 陆岷峰 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党委书记;连云港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思考[N];连云港日报;2010年

3 记者 徐海星 通讯员 余洋 穗府研;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N];广州日报;2010年

4 沈宗河 记者 刘妮;全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助推沈阳实现全面振兴[N];沈阳日报;2012年

5 ;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N];长江日报;2012年

6 金融时报社社长 汪洋;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重在抓住发展机遇和遵循发展规律[N];金融时报;2012年

7 沈阳社会科学院 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执笔:张霓、张涛;稳步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N];沈阳日报;2012年

8 记者 李婧暄 徐海星 通讯员 符信;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增强广州辐射力带动力[N];广州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李保林;加快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N];湖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郭媛;区域金融中心集聚辐射力增强[N];汕头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嘉晓;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静;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黎平海;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波;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与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仲贺;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丁丁;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段奕彤;大连建设东北亚区域金融中心问题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放;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崔靖;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7 俞e,

本文编号:1046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46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