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恐怖平衡”视角下的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分析
本文关键词:“金融恐怖平衡”视角下的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恐怖平衡 金融相互依赖关系 经济失衡 债务人逻辑
【摘要】:近年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急剧增长,并成为美国国债的海外第一大持有者,不仅印证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两国之间非对称金融相互依赖关系的迅速发展,而且揭示了这一关系中存在"金融恐怖平衡"。这种"金融恐怖平衡"是由中美两国之间非对称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造成的;而这种非对称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是两国经济失衡及其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情景分析的实证方法,对中美"金融恐怖平衡"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对隐藏在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背后的"债务人逻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缓解"金融恐怖平衡"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美国研究所;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美国经济学会;
【关键词】: 金融恐怖平衡 金融相互依赖关系 经济失衡 债务人逻辑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及其非对称性特征:基于世界经济格局视角的研究”(项目编号13YJA790126)的阶段性成果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际金融理论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F837.12;F832.6
【正文快照】: 引言2013年9月末,华盛顿再度上演了民主党(白宫)与共和党(国会)的国债上限之争,并由此导致了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门和美国国债一度濒临技术性违约的边缘。尽管国会参众两院在10月16日表决通过了上调国债上限并全面恢复联邦政府运作的议案,从而解除了令全球金融市场极度恐慌的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J];东北亚论坛;2009年05期
2 项卫星;刘晓鑫;;美国的借贷型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6年02期
3 罗纳德·麦金农;冈瑟·施纳布尔;霍丛丛;洪郑冲;宋晓丹;;中国的金融谜题和全球失衡[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4 张宇燕;关于世界格局特点及其走势的若干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3期
5 张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思路的应有变化[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5期
6 项卫星;王冠楠;;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基于“金融恐怖平衡”视角的分析[J];当代亚太;2012年06期
7 林伟斌;王艺明;;汇率决定与央行干预——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8 石巧荣;;不成熟债权国困境与人民币国际化[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9 项卫星;王达;;论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非对称性[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10 李俊久;姜默竹;;货币权力视角下的美国对华汇率外交研究[J];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争;对外负债在美国金融霸权维系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林钟高;于鑫;吴玉莲;;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郭兵云;卓旭春;;当代中国四种国家身份的关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刘东杰;;新农村视野下农民政策敏感性培育问题探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5 陈以定;;CEPA安排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曹琳;;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思想和举措[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徐能武;宋镜明;;构建和谐社会:新制度主义的分析[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8 娄伟;;论国际冲突的根源——一种理论的比较分析[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9 杨晨曦;;外交政策视角下的中美战略安全关系(2001-2008)[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王浣瑶;胡大鹏;;软力量——乡村传播系统的二元对立结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彬;;WTO对RTAs的“适度规制论”——有关GATT第24条讨论的启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2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赵广成;;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林永亮;;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实然”与“应然”[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5 袁伟华;;对外政策分析:家在何方?[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裴姝娟;;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文化导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隋伟;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7 姜星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达禹;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安德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协调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纪莹;大连市电子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皓;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家形象的优化[D];湘潭大学;2010年
6 甘湘武;中国与尼日利亚双边投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申健;巴以问题: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业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东北亚合作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罗满秀;试论国际政治资源对金融危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宋育轩;金融危机下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J];东北亚论坛;2009年05期
2 王达;项卫星;刘晓鑫;;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美经济关系失衡及其调整[J];东北亚论坛;2011年01期
3 逄爱成;黄凤志;;金融危机与美国霸权战略的调整[J];东北亚论坛;2012年01期
4 项卫星;刘晓鑫;;美国的借贷型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6年02期
5 项卫星;刘晓鑫;;中美金融关系的动态演进[J];当代亚太;2007年11期
6 应展宇;;美国商业银行治理:政治经济视角的一个历史考察[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6期
7 罗纳德·麦金农;冈瑟·施纳布尔;霍丛丛;洪郑冲;宋晓丹;;中国的金融谜题和全球失衡[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8 李晓;丁一兵;;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其对区域货币合作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3期
9 项卫星;刘晓鑫;;美元本位制的问题及其可持续性[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10 蔡一鸣;;世界经济霸权周期:一个一国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解放日报;2010年
2 约瑟夫·奈;[N];文汇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冠;马桑;;金融危机与经济失衡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9年02期
2 周天一;;浅谈金融危机的形成[J];财会研究;2009年04期
3 张扬;;从金融危机看宏观型对冲基金的本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4 杨绪彪;;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失衡与美国金融危机[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18期
5 贺伯锋;;美国金融危机:一个均衡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张燕生;;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和平与发展;2010年02期
7 张文艳;;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的认识[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5期
8 杨雪峰;;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流动性供给及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9 朱雯杰;;美联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基于机制安排的视角[J];金融经济;2010年22期
10 刘时阳;;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及其启示[J];经济导刊;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刘雪静;;本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对美联储利率调控政策的反思[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3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隋映辉;李丽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机遇[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Scott Rozelle;;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及收入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王蔚;傅文龙;;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渠道——兼论对山东经济的影响与山东的应对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9 吴勤学;王晓芳;;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经济学分析[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10 孙健;高丽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对我国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谨防全球经济失衡下的金融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杨博;美联储金融危机期间豪掷3万亿美元[N];中国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朱周良 见习编辑 艾家静;伯南克揭秘雷曼之死:我撒谎了[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记者 严婷;金融危机紧急贷款细节曝光 美联储尴尬成为全球银行“最后贷款人”[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地球研究所所长 杰佛里·萨克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N];南方周末;2008年
6 新浪、凤凰网知名博主,,现为北京宝恒盛理财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 张捷;中国紧缩 宽松到头[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邱林;增持美国债面临高风险[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8 周健工;全球经济失衡让美国经济步入“次贷化”[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刘德标;金融危机:解铃还需系铃人[N];国际商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禹刚;央行四巨头共商应对经济失衡难题[N];上海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2 孙建东;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赵高翔;政府金融救助研究:理论与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绪彪;美元本位制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国际传染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郭建伟;最后贷款人[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俞超;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平嵩蕊;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须剑;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5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胡越云;1907年金融危机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D];厦门大学;2007年
8 高岩;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形成、影响及对我国的警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张楚笙;金融危机对美国金融霸权及国际格局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4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7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