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博弈分析
本文关键词: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博弈分析
【摘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持续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综合相关文献研究,可以发现金融创新有利也有弊,它既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促进金融市场的成熟发展,又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但是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风险,金融创新产品的传染性和相关性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和虚拟性,由于这类风险的隐蔽性和传染性使得监管难度增加。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产品质量低下、创新性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些问题都会引发更高的风险,从而可能带来新一轮的金融风险危机。因此,为弥补金融市场失灵的内部缺陷,需要监管部门强化对低质量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以提高金融创新产品的质量和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但是,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监管一方面会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会遏制金融机构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也减少了我国高质量金融创新产品的数量。所以,本文在研究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博弈关系的基础上,从提高我国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的角度出发,对金融监管力度和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的博弈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界定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产品质量以及金融监管相关概念并总结金融创新动因、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关系。其中,金融创新是金融管理者、金融中介和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制度、市场以及金融业务等方面的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新产品或服务的出现、新工艺的出现及应用、新资源的供给、新市场的开拓和新的组织方式的确立。将高质量金融创新产品定义为综合金融体系稳定性和本企业发展而进行的合法合规,不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高风险,流动性强,传染性低,其投资者的收益也相应较高的金融创新产品。其次,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基础上,分析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的博弈关系,构建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间关于金融创新产品的质量监管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寻找纳什均衡和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通过分析完全信息静态与动态博弈结果,得出我国金融创新产品的质量与金融机构进行高质量金融产品创新的收益和额外成本、金融机构进行低质量金融产品创新的收益和受到的惩罚、监管部门由于监管不力受到上级的惩罚以及监管部门采取强化监管的额外成本之间的关系,博弈均衡结果显示: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进行低质量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给金融机构造成的监管成本越高、额外成本越低,金融机构越偏于进行高质量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进行低质量金融产品创新的收益越高、受到监管部门的惩罚越小,金融机构越会选择进行低质量金融产品创新;监管部门由于监管不力受到的惩罚越大,监管部门越会采取强化监管策略;监管部门采取强化监管策略的成本越高,监管部门越趋于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结合博弈均衡结果提出提高我国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的建议。再次,分析金融监管与金融机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关系,构建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寻找贝叶斯纳什均衡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在分析金融监管力度与金融机构进行高质量金融产品创新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机构对高质量产品进行创新是最优策略,而对低质量金融产品则会选择以一定的概率进行创新或不创新。对均衡结果的分析表明,要降低金融机构进行低质量金融产品创新的概率,需要减小监管部门强化监管的额外成本,加大对进行低质量金融产品创新的金融机构的惩罚,加大对监管部门由于监管不力的惩罚力度以及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和判断能力。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降低了我国低质量金融创新产品出现的概率,保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最后,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两者相互博弈关系角度出发,结合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记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针对如何提高我国金融创新产品质量问题,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金融创新产品质量 金融监管 博弈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问题提出12-13
- 1.1.3 研究意义13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13-16
- 1.2.1 研究目标13-14
- 1.2.2 研究内容14-16
- 1.3 研究创新点16-18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3
- 2.1 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创新相关研究18-19
- 2.2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相关研究19-20
- 2.3 金融监管相关研究20-21
- 2.4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相关研究21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1-23
- 第3章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相关概述23-27
- 3.1 金融创新相关概述23-24
- 3.1.1 金融创新内涵23
- 3.1.2 金融创新理论研究23-24
- 3.2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24
- 3.3 金融监管24-25
- 3.4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与金融监管关系25-26
- 3.4.1 博弈理论25
- 3.4.2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与金融监管博弈关系25-26
- 3.5 本章小结26-27
- 第4章 基于完全信息的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静态博弈分析27-40
- 4.1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纯战略博弈分析27-30
- 4.1.1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纯战略博弈基本假设27-28
- 4.1.2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纯战略博弈模型构建28-29
- 4.1.3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纯战略博弈结果分析29-30
- 4.2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混合战略博弈分析30-38
- 4.2.1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混合战略博弈基本假设30-31
- 4.2.2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混合战略博弈模型构建31-32
- 4.2.3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混合战略博弈结果分析32-38
- 4.3 本章小结38-40
- 第5章 基于完全信息的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动态博弈分析40-45
- 5.1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基本假设40-41
- 5.2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构建41-43
- 5.3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结果分析43-44
- 5.4 本章小结44-45
- 第6章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静态博弈分析45-54
- 6.1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基本假设45-46
- 6.2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构建46-48
- 6.3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结果分析48-52
- 6.4 本章小结52-54
- 第7章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动态博弈分析54-63
- 7.1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基本假设54-55
- 7.2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构建55-56
- 7.3 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监管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结果分析56-61
- 7.4 本章小结61-63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63-67
- 8.1 内容概述63-64
- 8.2 结论64-66
- 8.3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勤;孙艳霞;;网络视角下的金融结构与金融风险传染[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09期
2 曹东;曹巍;吴俊龙;;互联网时代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博弈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吴承逊;欧阳雪艳;;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统计体系的影响与挑战[J];时代金融;2014年12期
4 贾甫;冯科;韦静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边界问题[J];浙江金融;2013年10期
5 柯孔林;冯宗宪;陈伟平;;银行资本监管的经济波动效应[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6 汪冬华;黄康;龚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度量及其敏感性分析——基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数据和金融市场公开数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7 吴楠;;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和谐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5期
8 李成;李玉良;王婷;;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金融监管目标实现程度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1期
9 于维生;张志远;;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解析与中国政策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1期
10 James H LENZER JR;Simon Xiaobin ZHAO;;Role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Lessons from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079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7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