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摘要】:日本政府为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先后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实施了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消费、投资,克服通货紧缩的经济状态。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对日本来说更是一场灾难,金融危机逐渐发展为经济危机,在金融系统发生风险后实体经济也出现严重的衰退。特别是私人企业的收入迅速下降,私人财富大幅度减少,各类经济指标都表现出经济不容乐观之态势。与金融危机始发地美国相比,经济恶化的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为了扭转日本长期以来通货紧缩的经济状况,特别是危机后经济的衰退,日本银行于2008年末再一次将短期利率降为零水平。紧接着,日本银行又在零利率的环境下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且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多是指在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后,中央银行采用多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使经济体系内的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以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手段。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时间轴效应、资产负债表扩张效应和资产组合效应来刺激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增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经济复苏、金融体系及外汇市场稳定等多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此次超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即为安倍经济学下,日本推出的刺激经济的第一支利剑。文章根据现有的理论,通过梳理日本90年代泡沫破灭以来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状况,对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点及有效性进行系统分析。文章首先运用数据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日本宏观经济数据对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说明。然后运用计量方法验证各个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而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仅仅在降低长期利率、提升消费信心、稳定物价等方面发挥了有限的作用。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没实现预定通胀目标,也没有增加私人部门投资,在改善贸易条件方面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关键词】:日本经济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23.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0.2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的文献综述10-12
- 0.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12-13
- 0.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3-14
- 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概述14-20
- 1.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渊源14-15
- 1.1.1 货币非中性与流动性陷阱理论14-15
- 1.1.2 大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理论15
- 1.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概述15-20
- 1.2.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概念15-16
- 1.2.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目标16
- 1.2.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16-20
- 2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发展现状20-27
- 2.1 日本“失去的十年”与零利率政策20-21
- 2.1.1 日本泡沫破灭后的经济发展状况20
- 2.1.2 泡沫破灭后日本零利率政策及实施效应20-21
- 2.2 日本首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1-22
- 2.2.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背景21
- 2.2.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21-22
- 2.2.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22
- 2.3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2-24
- 2.3.1 后危机时代日本的经济萧条与安倍经济学22-23
- 2.3.2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23-24
- 2.4 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24-27
- 3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7-42
- 3.1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27-28
- 3.2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产生的效应28-30
- 3.2.1 降低长期利率的效应28-29
- 3.2.2 提高信贷规模的效应29-30
- 3.3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效应30-34
- 3.3.1 对产出和消费的拉动效应30-32
- 3.3.2 对投资的拉动效应32-33
- 3.3.3 对进出口的拉动效应33-34
- 3.4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检验34-41
- 3.4.1 刺激经济总体效应的实证检验35-38
- 3.4.2 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实证检验38-41
- 3.5 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未达到预期目标41-42
- 3.5.1 未能修复金融市场信贷功能41
- 3.5.2 未能有效的拉动实体经济增长41-42
- 4 日本零利率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42-44
- 4.1 加强监管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42
- 4.2 保证外汇市场稳定42-43
- 4.3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43
- 4.4 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伟;;美式量化宽松与中式非量化宽松[J];浙江经济;2011年12期
2 ;扼住量化宽松的咽喉[J];甘肃金融;2010年11期
3 巴曙松;;量化宽松环境下的金融政策及市场新走向[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0年11期
4 ;量化宽松[J];天津经济;2010年12期
5 董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分析[J];中国财政;2010年22期
6 林海仁;;美制“量化宽松”祸水必将殃及全球[J];价格与市场;2011年01期
7 李天锋;;美国二次“量化宽松”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新金融;2011年02期
8 ;联储的量化宽松与中国通胀风险[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1期
9 朱晓君;;量化宽松之路 亦宽亦窄?[J];中国金融家;2011年04期
10 ;经济数据“强劲有力” 美出现中止“量化宽松”呼声[J];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绍飞;王仁贵;;美国量化宽松的中国应对[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2 陈文玲;;第十八期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应对[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3 张永军;;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4 陈兴动;;量化宽松助推美国复苏[A];2013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3年
5 ;第二部分 演讲嘉宾与听众互动内容[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楠;第三轮量化宽松又将接踵而至?[N];国际商报;2010年
2 驻东京记者 宋金明;日本央行再度推出量化宽松措施[N];金融时报;2012年
3 长盛环球大盘基金经理吴达;量化宽松的作用[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马凌;亚洲“感染”量化宽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张茉楠;量化宽松依赖症[N];人民日报;2012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 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石建勋;日本量化宽松无助经济复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7 魏星;面对“量化宽松”中国要主动应对[N];光明日报;2013年
8 梁图强;“量化宽松”弊端显露[N];经济日报;2013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特约研究员 熊爱宗;日本量化宽松并不“宽松”[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10 林爽 山东招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量化宽松前景不佳 吞没金价涨幅[N];中国黄金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柏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及其经济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2 宋明佳;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及退出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丁锐;量化宽松退出背景下资本流动逆转对新兴经济体冲击效应的实证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4 马川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流动性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张芮;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王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及冲击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7 张健;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及效果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马文瑾;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王慧慧;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6年
10 曹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外溢性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3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8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