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资本流动与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区际资本流动与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区际资本流动 FC模型 经济发展空间分异 空间溢出
【摘要】:资本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区域,资本的流动成为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首要动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与转移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导致区际资本的流动速度、流动规模以及流动方向都处于不断变化中。然而,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经济行为的空间分异问题,显然,这并不能十分确切地解释区际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始,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才开始纳入空间因素,这为区际资本流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区际资本流动虽然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使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性的问题日益加剧。2009年6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出台,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长三角的发展空间也因此而得以拓展,成为以上海为中心,长江南北岸、苏南苏北共同发展的大三角。在此政策引导的背景下,研究区际资本流动与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问题,对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文献研读和梳理,界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内涵,然后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角度,结合自由资本模型,在理论上分析了区际资本流动与江苏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内在机制。从资本流动的不同渠道,分析了江苏省三大区域资本流动的现状,选择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现状进行剖析,并运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区际资本流动与江苏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区际资本的集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证实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明显。最后,结合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区际资本流动的现状,提出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际资本流动 FC模型 经济发展空间分异 空间溢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F83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引言9-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0-11
- 1.2.1 研究方法10
- 1.2.2 技术路线10-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12-14
- 1.3.1 主要创新点12
- 1.3.2 研究的难点12-14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14-21
- 2.1 资本流动的相关理论及文献14-17
- 2.1.1 相关理论14-16
- 2.1.2 实证研究16-17
- 2.2 区际资本流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17-18
- 2.2.1 国外研究综述17
- 2.2.2 国内研究综述17-18
- 2.3 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研究综述18-21
- 第三章 区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理论分析21-32
- 3.1 相关概念界定21-22
- 3.1.1 区际资本流动21
- 3.1.2 空间分异21-22
- 3.2 区际资本流动的理论分析22-26
- 3.2.1 区际资本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22-24
- 3.2.2 区际资本流动的条件和区间24-26
- 3.3 区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作用机制26-32
- 3.3.1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概述26-28
- 3.3.2 FC模型对区际资本流动的启示28-29
- 3.3.3 区际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29-32
- 第四章 区际资本流动与江苏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现状32-45
- 4.1 江苏省三大区域区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32-34
- 4.1.1 江苏省三大区域的说明32
- 4.1.2 江苏省三大区域区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32-34
- 4.2 江苏省三大区域不同渠道资本的分布格局34-40
- 4.2.1 三大区域资本形成总额的分布34-35
- 4.2.2 三大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分布35-36
- 4.2.3 政府预算资金在三大区域的分配36-37
- 4.2.4 银行资金在三大区域的分配37-39
- 4.2.5 外资在三大区域分布的动态演变39-40
- 4.3 江苏省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格局40-45
- 4.3.1 江苏省经济差距变异系数的动态变化41
- 4.3.2 江苏省三大区域泰尔熵值变动趋势41-45
- 第五章 区际资本流动与江苏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实证分析45-58
- 5.1 区际资本流动对江苏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45-49
- 5.1.1 面板数据基本模型45
- 5.1.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45-47
- 5.1.3 模型的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47-49
- 5.2 区际资本流动与江苏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实证研究49-58
- 5.2.1 空间相关性检验49-54
- 5.2.2 空间计量理论模型54-55
- 5.2.3 实证分析55-58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58-61
- 6.1 结论58-59
- 6.1.1 主要研究结论58
- 6.1.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58-59
- 6.2 政策建议59-61
- 6.2.1 优化投资环境,提高资本流动效率59
- 6.2.2 保持投资增长,支持苏中苏北地区产业发展59-60
- 6.2.3 调整财政税收政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60
- 6.2.4 完善银行融资机制,提高信贷资金运行质量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5
- 作者简介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伟;;中国经济:即将掀起一场区际开放浪潮[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23期
2 聂华林,李秀红;区际公平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3 赵伟;区际开放:中西部地区下一步发展的绝好机遇[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07期
4 叶劲松;;加强我国区际合作的政策分析[J];预测;2005年06期
5 李冬平;对我国区际差异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雷朝阳;资树荣;;加快国内区际贸易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10期
7 范定祥;吕志明;;区际贸易与区域竞争力——基于“长株潭”的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郜旭芳;;浅谈我国区际经济与金融差距关联性[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9 安虎森;徐杨;;“一刀切”政策不利于缩小我国区际收入差距——来自新经济地理学的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5期
10 马松林;;河南省区际开放与国际开放的空间比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鹏;;区际生态补偿:法律意义、制度价值与立法构想[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GYURIS Ferenc;齐清波;;中国与东中欧区际与区域内发展差距的动态演变[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江伟钰;;长江三角洲准区际统一资源环境保护立法框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涛;“中国区际刑事法论坛”在深举行[N];深圳特区报;2008年
2 特派记者 韩付选;在区际交通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N];人民铁道;2011年
3 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区际互动机制的构建[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熊毅军;涉港澳台商事审判中的区际送达现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贾若祥;区际利益协调面临攻坚[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实习记者 冯爱琴;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粤港澳法律合作的理论与实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侯烨;分阶段制定区际私法反致制度[N];国际金融报;2003年
8 ;各省“自给自足”意味着什么[N];发展导报;2001年
9 记者 何锬坡 温希;澳门·珠海警务论坛开讲[N];珠海特区报;2010年
10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罗守贵;长三角深化合作从区际企业整合起步[N];文汇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晖;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刘吉昌;中国行政区际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赵金锁;中国现阶段制度变迁及其区际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刘渝阳;内陆与沿海省区供需互补性变化及其对区际贸易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蓉;长三角地区城市创新能力区际溢出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姚巧倩;基于区际成本差异的粮食生产布局变动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3 陈丽军;中国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牟小慧;区际资本流动与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曹吉琳;区际政府间行政协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郑巍;中国区际判决承认与执行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吕游;中国区际民商事调查取证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姚敏;区际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的条件及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王倩;区际贸易的地区分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师先义;我国区际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7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9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