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金融风险中违约传染效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06:34

  本文关键词:金融风险中违约传染效应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违约风险 加权平均 极大似然 违约强度


【摘要】:市场中的金融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往往具有相当复杂的相依风险。本文对信用风险违约的相依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传染效应下违约预报模型,运用加权平均的极大似然方法获得违约强度的估计。并通过对2004年至2008年美国银行业、汽车业和房地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大行业间存在着明显的违约风险传染的结论。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违约风险 加权平均 极大似然 违约强度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CXJJ-2011-3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编号:71331006) 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编号:71271128) 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分类号】:F832.33
【正文快照】: 0引言2008年至今,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升级,人们开始日益重视企业的信用和评估,如何度量和管理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国内对于现代违约风险模型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都没有考虑到信用风险相互传染的情况。美国次级债券市场危机即可以视为一种信用风险传染的结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尚宇;汪寿阳;周勇;;金融危机下带传染效应的违约预报[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2 陈晓红;张泽京;王傅强;;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1期

3 黄靖贵;杨善朝;冯霞;;具有动态信用风险的可转债的定价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6期

4 赵晓玲;陈雪蓉;周勇;;金融风暴中基于非参估计VaR和ES方法的风险度量[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3期

5 谢尚宇;周勇;;次贷危机中的传染机制研究和策略分析[J];管理评论;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迎东;毛宏;;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评价[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2 李钰;朱卫兵;;KMV模型在我国的实务化[J];财经科学;2009年03期

3 陈超;郭志明;;我国企业债券融资、财务风险和债券评级[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4 ;Model of counterparty risk with geometric attenuation and valuation of CDS[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8年S1期

5 张榆;鄢涛;;信用风险度量之结构型模型和简化型模型的比较与融合[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吴恒煜;吴唤群;;公司资产具有跳-扩散过程的债务证券定价[J];系统工程;2007年02期

7 李大伟,魏明,王琼;基于强度过程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8 程鹏,吴冲锋,李为冰;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9 李淑锦;李胜宏;;有传染违约相关情形下信用违约互换的估价[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2010年03期

10 梁芹;陆静;;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汇率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丽;周宗放;;基于修正KMV模型的集团公司信用风险度量[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温素彬;;可持续发展财务:财务体系的重新构建——防范金融危机的财务学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3 陈晓红;张琦;;具不可预料违约风险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定价[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建平;潘若愚;李轶琳;;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信用评分方法[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国兴;刘鹏;汪应洛;郭菊娥;;银行集中信用违约预警模型[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晓红;张琦;;具不可预料违约风险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定价[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岚;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决定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宏杰;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北阳;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正声;互换类衍生产品的定价及其市场联动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俞雪梨;基于个体数据的准备金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小丁;基于违约相依的信用风险度量与传染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朱钧钧;主权违约风险的评估方法和预警模型[D];复旦大学;2011年

9 苏云鹏;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郝瑞丽;信用衍生品定价的传染模型[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梅;有违约风险的期权定价模型研究及其数值计算[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德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问题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安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霖;农业银行陕西分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万媛媛;次贷危机下我国资本市场对银行体系跨市场风险传染及监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马一宁;信用衍生品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陈蓉;信用风险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姜兆娣;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定价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陆金荣;可违约零息债券风险综合度量模型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10 杨浩;我国中短期票据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杨善朝;;风险度量ES的非参数估计[J];工程数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张玲,杨贞柿,陈收;KMV模型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1期

3 都红雯,杨威;我国对KMV模型实证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4 郑茂;基于EDF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5 邹昊飞;夏国平;杨方廷;;基于两阶段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6 石晓军;任若恩;肖远文;;边界Logistic违约率模型及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7 程功;张维;熊熊;;信息噪音、结构化模型与银行违约概率度量[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8 陈晓红;韩文强;佘坚;;信用风险、公司质量和“成长幻象”[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12期

9 叶庆祥,景乃权,徐凌峰;基于资本市场理论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研究[J];经济学家;2005年02期

10 马若微;;KMV模型运用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的实证检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永源;基于统计量的ES核估计[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何建敏;;金融市场跳跃效应与传染效应研究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2 刘春;孙亮;;法律保护、信息环境与信息传染效应:来自乳业危机的证据[J];南方经济;2012年01期

3 陈颖;段希文;孙晨正;;银行新型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04期

4 陈彦锟;;基于无标度网络的信用违约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2期

5 王璐;王夏妮;王沁;何平;;基于时变相关的金融风险传染效应的非参数方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22期

6 李锋;;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效应分析及研究[J];中国商贸;2009年15期

7 黄俊;陈信元;张天舒;;公司经营绩效传染效应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3期

8 ;梅新育:防范外企“危机传染效应”[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年04期

9 谢尚宇;汪寿阳;周勇;;金融危机下带传染效应的违约预报[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彭寿康;陈超;;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亮;刘春;;法律保护、信息环境与信息传染效应:来自乳业危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燕武;邱世斌;吴承业;;风险在各主要金融市场的传染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朱周良;塞浦路斯援助计划或只是特例 股市趁机调整 传染效应有限[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吉强;警惕美国次级债危机的传染效应[N];新华日报;2007年

3 ;谨防新兴市场货币反转“传染效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孙立坚;中国不应陷入零利率时代[N];经济视点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群英;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宋群英;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小丁;基于违约相依的信用风险度量与传染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白云芬;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和信用衍生品的定价[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锋;中国与国际证券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鹿雯;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鲁琪鑫;次贷危机中流动性黑洞国际传染效应存在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李小勇;美国金融危机在股票市场间的传染效应检验与实证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5 汪俊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八大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传染效应及其检验[D];重庆大学;2011年

6 熊灵云;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证券市场传染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e,

本文编号:1107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07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0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