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国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7-10-28 19:32

  本文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及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金融 国有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业务


【摘要】:互联网金融业务最初从美国流入中国,于2013年开始在我国呈现井喷式增长,其影响波及整个金融行业。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内金融市场最有影响力的参与者,因受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冲击,其核心地位也受到撼动。随着影响的扩大,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互联网金融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取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到的冲击及现已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试图找到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冲击的策略,以及更好开展自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建议。本文在开篇伊始对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业务以及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体进行界定,并简述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及其相较于传统金融业务的优势。第二,围绕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就宏观、微观两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第三,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后,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就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整理分析。其中有四个分析重点,工行现有的基础优势、工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策略、工行从已经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所获取的经验以及发现的不足之处。经过对于工行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所做的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本文在最后一部分站在全行业的角度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提出了六点建议。在互联网金融倒逼利率市场化、加速金融脱媒的今天,互联网金融企业从宏观层面已经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地位及发展战略造成冲击;从微观层面对国有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尤其是存款及中间业务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同时在国家大力推进普惠金融的大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势在必行。在就中国工商银行具体案例展开分析后,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时应以多元化服务客户、助力小微企业、推动产业链升级条为战略,通过搭建电商平台、促进产品线升级、全面信息化、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商业化营销这六条途径大力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国有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业务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832.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金融创新理论10-11
  • 1.3 文献综述11-12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12-13
  • 1.5 创新和不足13-14
  • 1.5.1 创新点13
  • 1.5.2 不足13-14
  • 第2章互联网金融概述14-19
  • 2.1 概念界定14-16
  • 2.1.1 互联网金融14
  • 2.1.2 互联网金融业务14-15
  • 2.1.3 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体15-16
  • 2.2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述16-17
  • 2.2.1 在美国的发展历程16-17
  • 2.2.2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7
  • 2.3 互联网金融业务相较于传统金融业务的优势17-19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19-32
  • 3.1 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国有商业银行地位及战略的冲击19-21
  • 3.1.1 互联网金融企业加速商业银行金融脱媒19-20
  • 3.1.2 互联网金融企业倒逼我国利率市场化20-21
  • 3.2 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21-32
  • 3.2.1 互联网金融企业网络筹融资业务分流潜在存贷款客户21-25
  • 3.2.2 互联网金融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影响存款、抢占中间业务25-29
  • 3.2.3 互联网金融企业网络理财业务分流客户存款、挤占银行理财29-32
  •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32-50
  • 4.1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概况32
  • 4.2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基础32-36
  • 4.2.1 传统金融行业领跑者32-33
  • 4.2.2 资产实力超群33-34
  • 4.2.3 客户基础和服务体系良好34-35
  • 4.2.4 信用风险控制机制严格35-36
  • 4.3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策略36-40
  • 4.3.1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36-38
  • 4.3.2 注重小微企业信贷38-40
  • 4.3.3 致力服务产业链条40
  • 4.4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现状及经验40-48
  • 4.4.1 搭建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服务体系41-43
  • 4.4.2 开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线43-47
  • 4.4.3 大力推进信息化水平建设47-48
  • 4.4.4 成立可独立运行的网络融资中心48
  • 4.5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足48-50
  • 4.5.1 缺乏互联网跨行业人才48-49
  • 4.5.2 对于现有服务及产品的宣传过少49-50
  • 第5章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建议50-55
  • 5.1 以电商生态体系为核心,致力于平台式发展50-51
  • 5.2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全方位促进产品线升级51-52
  • 5.3 依托大数据,在体制内开展全面信息化建设52-53
  • 5.4 为进一步升级产品,设立独立网络贷款中心53
  • 5.5 以行业融合为目的,吸收及培养复合型人才53
  • 5.6 学习商业化营销手段,,大力开展多渠道宣传53-55
  • 总结与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行在上海启用新一代私人金融业务系统[J];金融经济;2000年09期

2 吕志强;谁来开发电视金融业务[J];金融信息参考;2000年06期

3 ;央行下发规范住房金融业务的通知[J];中国金融;2001年08期

4 符国龙,陆云卿,王平山,许升峰;实施“一岗双责”制 做好金融业务工作[J];海南金融;2001年12期

5 张亚琳;浅谈中心支行如何适应金融业务电子化[J];西安金融;2001年06期

6 刘卫光;创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金融业务健康发展[J];西安金融;2005年10期

7 褚景元;;国际金融业务中的风险与防范[J];经济师;2006年04期

8 李东卫;;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李东卫;;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东卫;;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少军;;准金融“机构与业务”监管的法理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2 曹龙骐;;深港金融合作:理念、定位和路径[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3 曹龙骐;;深港金融合作:理念、定位和路径[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8年第1期)[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于兵兵;逆势进军太阳能领域 浙江东方意在类金融业务[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翁健;力帆股份拟定增募资17亿加码汽车及金融业务[N];证券时报;2014年

3 胡思进邋刘荣生;桂林查处违法招揽金融业务案[N];中国工商报;2007年

4 刘丹;重庆银邮联合召开旺季金融业务推进会[N];中国邮政报;2008年

5 记者 李德成;我市清理整顿非法金融业务广告[N];大庆日报;2009年

6 记者 陈志新;非法金融业务广告,叫停[N];黑河日报;2009年

7 内蒙古记者 邸新宇;内蒙古邮政发力金融业务[N];中国邮政报;2010年

8 记者 程伟;四川邮政大力发展代理金融业务[N];中国邮政报;2010年

9 记者 陈毅然;加速培养私人金融业务人才[N];联合时报;2001年

10 陈文光;市工行加快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N];舟山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2 黎颖仪;广州邮储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张芮;长沙银行网络金融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刘慧晶;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谢臻旭;商业银行基于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张昆昆;中国平安集团金融业务混业经营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7 耿连松;X公司开拓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婷;X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刘玉芳;A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10 沈敏;基于客户需求角度的汽车金融业务发展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9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09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