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影响下的发展路径——以余额宝的兴起为例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影响下的发展路径——以余额宝的兴起为例
【摘要】:伴随着余额宝的兴起,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余额宝较高的收益率和方便快捷的支付流程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也对其日后发展模式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余额宝 商业银行 发展路径 比较优势
【分类号】:F832.33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4年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已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金融将逐渐走上正轨。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的在线服务模式获取了大规模网络用户的青睐,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将会对传统商业银行构成怎样的威胁?商业银行应选择何种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年11期
2 叶冰;;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怎么做[J];银行家;2013年03期
3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年04期
4 胡正;秦娟;;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度量:1978~2009[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峰;;商业银行直面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的冲击和挑战[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年05期
2 张明哲;;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3 张明哲;;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对策研究[J];创新;2014年02期
4 于宏凯;;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竞争合作发展问题探讨[J];福建金融;2014年01期
5 彭涵祺;龙薇;;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研究——以新兴网络金融公司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6 陆岷峰;刘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变与不变的选择[J];南方金融;2014年01期
7 汪思思;;互联网金融中平台企业的运营与可持续性分析——从盈利模式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4年05期
8 何孟娜;王明宇;;互联网金融时代传统银行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电子商务;2014年06期
9 关正标;;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10 黄莺;邢伟;;网络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俊涛;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刘岭;基于扩展泰勒规则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3 彭钰;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4 王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朱j;中国工商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锡铨,夏国忠;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时序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9期
2 郑先炳;论货币流通速度递增规律[J];财贸经济;1986年09期
3 王志强,段谕;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林继肯;;通货膨胀若干问题的重新思考[J];经济研究;1991年10期
5 王曦;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J];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6 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中国1993—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8 王广谦;李健;;货币必要量决定因素之分析[J];金融研究;1986年03期
9 宋海林;对我国货币(M_o)流通状况的实证分析与思考[J];金融研究;1999年04期
10 狄卫平,梁洪泽;网络金融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新燕;;主导产业变迁选择与兵团工业发展路径的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汤卫国;;试论区域跨越式发展路径的原始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瑛;黄丽华;周小兰;;对南昌市会展经济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3期
4 汤卫国;;试论区域跨越式发展路径的原始创新[J];江南论坛;2006年10期
5 钟贤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前路径[J];东南学术;2007年04期
6 杨明辉;;江苏文化产业集团发展路径探析[J];学海;2007年05期
7 夏鹏;孙辉;;我国会展有效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发展路径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12期
8 马东彦;;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及其路径选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潘玲霞;;创意产业: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8年07期
10 程亚平;;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J];甘肃农业;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万明;;畿辅文化与提升河北软实力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彭正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中国慈善组织[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谭丹;;科技提升视角下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晓唯;张金灿;;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钟文干;;新形势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张从果;盛鸣;杨梅;;基于就业导向的喀什市产业发展路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光瑞;;制度依附视野下的中国发展模式解读[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莹;;休闲农庄发展路径与制度完善[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9 姚圣;;沿海省份欠发达城镇体系化路径——以南平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孔静;王玉婧;;我国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深度融入其中 找准发展路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2 薛黎;“三剑客”激辩金融发展路径:先高端还是先低端[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媛;剖析城市建设问题 创新城市发展路径[N];建筑时报;2009年
4 北京巅峰智业集团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王丹;传统工业城市旅游业发展路径初探(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胡敏;借鉴外地经验 推动扬州发展[N];扬州日报;2007年
6 商报记者 蓝有林;江西科技社开辟另类发展路径[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7 肖君秀;闪电人事变动后续平安整合深发展路径曝光[N];经济观察报;2010年
8 杨杰 罗裕;福特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N];东方早报;2007年
9 晓东 学志 义海;利用科学发展思路 探索科学发展路径[N];民族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程秀芬;浙江乡企探索“错位”发展路径[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方荣;家族式企业的发展路径与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郑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胡承浩;中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洪毅恺;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连晓燕;旅游城市的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高松;品牌资产动态模型及增长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8 甘勇;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师灿斌;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发展路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10 白万平;碳排放规律与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2 韩庆江;临港产业发展路径与发展趋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3 赖舟;公共项目绩效评估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4 陈明文;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5 王艳华;嵌入性与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李宗泽;我国公司债券发展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周浩军;浙江省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路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8 彭利;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9 徐洁;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易蔚;中关村“硅谷模式”的探索历程考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1111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1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