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是伪命题
本文关键词: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是伪命题
更多相关文章: IMF执行董事会决议 汇率市场化 国际法规则
【摘要】:国家拥有汇率主权是IMF牙买加体制赋予每个会员国的权利,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绕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修改程序,运用偷天换日的手法借IMF执行董事会决议的途径,企图将汇率市场化原则的私货塞入IMF体制,认定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构成汇率操纵,然后运用WTO强制管辖权体制,对我国采取汇率倾销和补贴的措施。2007年IMF董事会通过的决议不是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释义,是对其修订。IMF执行董事会没有立法权,其通过的2007年决议没有国际法上的效力。企图通过WTO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打压我国汇率体制还缺乏认定操纵汇率的前提条件。但是汇率机制可能纳入多哈谈判议程,我国应未雨绸缪。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IMF执行董事会决议 汇率市场化 国际法规则
【分类号】:F832.6
【正文快照】: 汇率严重低估和操纵汇率是美国逼迫贸易顺差国货币升值时惯用的伎俩。美国曾经逼迫日本达成“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停滞不前达22年之久。当我国经济强劲崛起之时,美国又企图故伎重演。日本的历史悲剧不会、也不应该在中国重演。由于美国逼迫人民币迅速升值,没有国际法依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贺小勇;;IMF《对成员国汇率政策监督的决定》对中国汇率主权的影响[J];法学;2008年10期
2 韩龙;;《新决议》对汇率操纵的释义有悖国际货币基金协定[J];法学;2011年04期
3 贺小勇;;论美国《公平贸易汇率改革法案》的法律缺陷问题——以IMF和WTO为视角[J];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02期
4 戴韬;;人民币汇率操纵指控是伪命题——基于牙买加体系对人民币汇率义务的考察[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彬;;国际习惯法在我国适用探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邱本;论承诺[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3 王艳丽;;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国际法原则的发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黄世席;“约定必须遵守”与中日战争赔偿问题[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5 唐明毅;;论贯穿国际航空运输法发展过程的矛盾与挑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曾华群;试析“港荷投资协定”的特征[J];比较法研究;1995年03期
7 郭春明,郭兴之;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比较研究——国内法和国际人权法的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8 李巍;若干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争议案的讨论——CISG与UCC·中国合同法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9 祁欢;WTO与多边环境协议(MEAs)关系中的条约法问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杨成铭;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及其最新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勉励;;关于新中国处理中英旧条约之初探[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兆敏;;论环境保护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立场[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魏明杰;;中国与国际条约60年[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王定贤;;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之再思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张华;;论尊重人权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黄素梅;;论迟到的保留[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法基础[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9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10 余民才;;中日东海问题原则共识述评[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9年卷第1期[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裴兆斌;追缴腐败犯罪所得国际司法协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李响;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海事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王天红;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张军旗;世界贸易组织监督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肖冰;《SPS协定》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张东平;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俊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程雨和;中国外汇管理改革的法律问题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彭朔弦;《开普敦公约》在我国适用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江锋;中国沉默权的确立与制度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5 汪庆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汪明月;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扩张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永涛;美国对华单边汇率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婕;人民币汇率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郭保福;论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雷亚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龙;;IMF汇率监督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对策[J];法商研究;2008年02期
2 石亮;;加强多边合作 推动IMF改革——评2006年IMF和世界银行新加坡年会[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10期
3 黄韬;陈儒丹;;WTO法律规则视野之中的人民币汇率争议[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4 周世俭;冀雪涛;;中美贸易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2008年03期
5 刘光溪;徐长春;;制度宜当与竞争优势——论构建金融国际博弈优势的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2008年04期
6 梁艳芬;李琳;;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监督《新决定》[J];国际贸易;2008年07期
7 张燕生;;国际经济形势特点与中国外向型模式转变[J];国际贸易;2010年08期
8 方蕾;;对西方关于人民币汇率指控的国际法解读[J];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06期
9 韩龙;;人民币汇率补贴论:基于WTO补贴构成条件的审视[J];中外法学;2009年03期
10 韩龙;;一国汇率义务与IMF职能——国际货币法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J];现代法学;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叶萌;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预测[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坪龙;;略论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钨矿业外贸的影响[J];中国钨业;1995年09期
2 李更;汇率机制与汇率市场化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6年05期
3 陈艳春;;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程度分析[J];现代商业;2007年18期
4 傅冰,张志诚,任宇石;开放经济下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吉松涛,王贵平,吴文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政策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6 陆前进;;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后危机时代汇率市场化改革[J];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7 刘竞;;人民币汇率实现自由兑换的迫切性及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分析[J];决策咨询通讯;2002年02期
8 冯华;张贝旎;;人民币汇率自由化的实现条件和过程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9 陆前进;;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汇率市场化改革[J];上海金融;2009年10期
10 黎灿明;;关于在我国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江;;浅论单边贸易措施的适法性[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2 余敏友;陈喜峰;;欧美WTO研究动态——以制度挑战滋生的理论问题为核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3 李原;;从APNIC会员结构看我国IPv6地址申请[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陈彬;;论一般国际法之上的自给自足体系的建立——基于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的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梁洪杰;;略论WTO规则在我国的司法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6 何曜琛;;WTO争端解决裁决于国内法院的效力——兼评以欧盟经验对台湾的借鉴[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7 金大勋;;介绍第14届国际营养学术会议的几个大会发言[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89年
8 ;第五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有关营养议题介绍[A];全国公共卫生与食物营养高层论坛暨中国营养学会与保健食品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泽伟;;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10 黄伟;;也论国际法的等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伟 整理;网民议美债:规避外储风险应推进汇率市场化[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月金;汇率市场化改革突围美债陷阱[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钟欣;汇率市场化终将成趋势[N];上海金融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闫立良;汇率市场化改革提速[N];证券日报;2008年
5 何嗣江 张原;汇率市场化重在制度安排[N];国际金融报;2003年
6 黄嵘;周小川低调上海调研 汇率市场化衔枚疾进[N];中国经营报;2004年
7 驻联合国记者 唐宇华;南苏丹成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N];文汇报;2011年
8 记者 危玮 白洁;联大接纳南苏丹为第193个会员国[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郭田勇;利率市场化应优先于汇率市场化[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于力 郭凤琳;利率汇率市场化成金融稳定“抓手”[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国际组织的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莉莎;从国际合作困境看《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变革思路[D];暨南大学;2009年
3 许诏智;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顾婷;国际公法视域下的WTO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管荣;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牛海彬;有限的合作:美国国会与联合国[D];复旦大学;2006年
8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卢建祥;WTO裁决的强制执行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秀亚;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杨;我国汇率市场化与利率市场化的协调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周宇晨;从产权的视角分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徐佳梅;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中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D];厦门大学;2007年
5 吴炳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聂云鹤;论关于海盗的国际法规则及其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朱s,
本文编号:1119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1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