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2:04

  本文关键词: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 贷后信用风险 风险预警 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始终在信贷业务各个环节中体现,而贷后信用风险由于风险程度大、风险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多,周期长,使其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不断扩张,但信贷资产质量良莠不齐,风险隐患增加,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投资机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挑战。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近年来由于贷后信用风险管理不善,导致大量坏账损失,严重制约了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建立并完善一套符合实情并行之有效的贷后信用风险预警体系,防范贷后信贷风险,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有助于交通银行苏州分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力。对推进交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从贷后信用风险的界定和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借鉴国内外专家对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研究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构建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的分析、筛选、赋予权重等一系列工作,建立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实证结果与预期的分析证明其适用性和准确性。最后,对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研究进行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交通银行苏州分行 贷后信用风险 风险预警 模糊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6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0-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0-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6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2 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的理论概述16-27
  • 2.1 贷后信用风险的界定16-17
  • 2.1.1 信用风险与信贷资金损失16-17
  • 2.1.2 贷后信用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关系17
  • 2.2 贷后信用风险形成的机理17-19
  • 2.2.1 系统风险因素17-18
  • 2.2.2 借款人的风险因素18
  • 2.2.3 信息不对称18-19
  • 2.3 贷后信用风险预警19-21
  • 2.3.1 风险预警的界定和意义19-20
  • 2.3.2 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的理论基础20-21
  • 2.4 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与方法21-27
  • 3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27-48
  • 3.1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的识别27-29
  • 3.1.1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27-28
  • 3.1.2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的形成因素28
  • 3.1.3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的识别方法28-29
  • 3.2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29-42
  • 3.2.1 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系统指标筛选的原则29-30
  • 3.2.2 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确定30-36
  • 3.2.3 确定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的方法36-37
  • 3.2.4 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标权重制定的具体操作过程37-40
  • 3.2.5 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40-42
  • 3.3 交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综合预警指数及风险评价42-45
  • 3.3.1 定量指标的风险评价42-43
  • 3.3.2 定性指标的风险评价43
  • 3.3.3 贷后信用风险的综合预警指数43-45
  • 3.4 交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45-48
  • 3.4.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原理45
  • 3.4.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45-48
  • 4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实证研究48-61
  • 4.1 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标参考值的确定48-52
  • 4.1.1 定量指标参考值的确定48-51
  • 4.1.2 定性指标参考值的确定51-52
  • 4.2 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标实际值的确定52-55
  • 4.2.1 定量指标实际值的计算52-53
  • 4.2.2 定性指标实际值的评价53-55
  • 4.3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数的确定55-58
  • 4.3.1 定量指标风险指数的确定55-57
  • 4.3.2 定性指标风险指数的确定57-58
  • 4.3.3 贷后信用风险综合指数的确定58
  • 4.4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58-59
  • 4.5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估效果的比较分析59-61
  • 5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预警研究的评价与展望61-63
  • 5.1 研究的主要成果61
  • 5.2 研究的不足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与设想61-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王方;做好管理大文章——关于交通银行经营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决策探索;2000年07期

2 王明权;当前交通银行改革与发展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新金融;2000年03期

3 李虹;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开展向社会有奖征求意见活动[J];黑龙江金融;2001年03期

4 ;交通银行制定防范金融犯罪措施[J];中国金融电脑;2001年11期

5 焦杭仁;交通银行的“生命密码”——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改革发展15年速记[J];沪港经济;2002年06期

6 石阳;数据备份:交通银行制胜的法宝[J];中国电子商务;2003年05期

7 ;关于征集交通银行历史文物的启事[J];新金融;2004年12期

8 赵莎;交通银行:与合作方共赢[J];电子商务世界;2005年11期

9 ;交通银行兰州分行[J];甘肃金融;2006年08期

10 何兴煌;;交通银行登陆A股续写辉煌[J];广告人;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晓霞;;危中之机:1935年中国、交通银行改组[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2年卷)[C];2013年

2 潘晓霞;;绝处逢生:交通银行与两次停兑风潮[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卷)[C];2012年

3 ;通知[A];《圆明园》学刊第十七期——庆祝中国圆明园学会成立35周年特刊[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绚;交通银行12.2亿投资湖北国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记者  江海生 通讯员  顾卫东;交通银行 将向武汉市新增400亿授信[N];金融时报;2006年

3 岳晋峰;孟学农会见交通银行行长李军[N];山西日报;2007年

4 高海言;王鸿举会见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N];重庆日报;2007年

5 记者 石艳红;交通银行 主题实践活动特色鲜明内容丰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6 记者 王鹏鹏 郭强;交通银行山西省分行与市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协议》[N];临汾日报;2010年

7 记者 崔晋;市政府与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就加强金融合作座谈[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8 傅仁谊;交通银行:反腐倡廉教育有声有色[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9 王丹;交通银行省分行告别“双污染”[N];黑龙江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符文华 朱家芬;州政府与交通银行昆明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N];楚雄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启祥;交通银行研究(1907-1928)[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晓芸;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王宇凡;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国际业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王h,

本文编号:1136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36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8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