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浙江省的为例
本文关键词:县域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浙江省的为例
【摘要】:"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着眼于探讨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从县域金融结构的角度,把金融机构变量纳入传统的经济增长分析模型,并使用2008—2011年浙江省的样本数据发现,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结构更适合于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占市场份额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研究同时发现,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是目前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FDI、固定投资以及对外贸易等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并没产生明显的影响;资源利用效率的不高是可能的解释。
【作者单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编号:13NDJC050YB) 国家留学基金(留金法[2011]5025号)项目 2013年度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基金 浙江外国语学院2013年高层次人才第二梯队基金的资助
【分类号】:F832.7;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所谓金融结构指“不同金融制度安排参与经济金融活动的相对规模”(林毅夫等,2006)。关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历来是金融发展理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最早可以追溯至Goldsmith(1969),他认为金融结构及其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后,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2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3 李志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4 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5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6 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7 冉光和;张金鑫;;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山东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6期
8 曹协和;;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1期
9 刘洁;;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1980—2007年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志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蒋长流;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我国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萧芍芳,王莲;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胡杨成,李晓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庄胡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杨静;石成华;姜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民营经济大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8 蒋满霖;王茂荣;;我国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蒋满霖;王彪;;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春喜;孙韦;;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婷;杨秀萍;;政府支持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创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杜建国;盛昭瀚;马国建;;演化经济学及其在中小企业研究中的应用[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江淮;赵延光;宋雪清;;非国有化、产权多元化与经济绩效——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匿名;;融资制度演化与我国融资模式选择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之楚;;天津中小企业保险服务研究——基于天津保险市场数据实证[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7 卞敏;;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陈阵;郑红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顺庆;;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铭凯;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状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玮;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6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晓东;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小专;基于认知偏差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杰;中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晓晨;涉农贷款分类管理及政策支持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勇;山东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婷;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于磊;庄河中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宋德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然吉;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为;;农民的收入增长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2 殷德生;我国金融组织空间结构:路径、效率与改革[J];当代财经;2000年08期
3 尹希果;陈刚;程世骑;;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再检验——基于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估计[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4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5 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6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7 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8 王虎;范从来;;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影响机制的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9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10 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基于帕加诺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关于实行地方经济发展大包干的若干思考[J];经济纵横;1988年05期
2 薛进军;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思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04期
3 龙剑;;再论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J];管理现代化;1992年05期
4 徐海根;;十年改革中的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增长[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5 蔡拓;增长的误区及其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6 ;泰国经济增长将依然强劲[J];广西经贸;1994年12期
7 杨晓达;经济增长台阶论的内涵与限量[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4年04期
8 孙克忠,宋效中;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9 杨云母 ,刘文广;论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0 蔡玲;关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5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5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