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策略权衡: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
本文关键词:IPO前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策略权衡: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
【摘要】:总体来讲,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同时运用了增加盈余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策略,但在IPO当年更多地运用了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在IPO后一年则更多地运用了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具体来说,IPO当年所有公司均运用了应计盈余管理方式,IPO后一年强度显著下降,且主要出现在业绩较差的部分IPO公司;而真实盈余管理IPO当年只在部分业绩相对较差的IPO公司中存在,部分业绩相对好的IPO公司基于公司长远利益考虑只使用了应计盈余管理方式,IPO后一年运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IPO公司数量大量上升,致使总体真实盈余操控行为显著。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北京市会计类专业群(改革试点)建设项目专项资助
【分类号】:F832.51;F275
【正文快照】: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特别是IPO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外已有研究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围绕IPO行为而进[1][2][3][4]Qi Huaijin Huang Youwei*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上市公司IPO前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策略权衡差异:2007~2011年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春;朱荣;和辉;谢柳芳;;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2年09期
2 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2期
3 顾鸣润;杨继伟;余怒涛;;产权性质、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J];中国会计评论;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书龙;;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中的“会计魔法”揭秘[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高慧;;ST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郑金国;刘波;吴成华;;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1期
4 赵煜程;;新股发行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5 沈振宇,王金圣,薛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悖论[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6 郭荟;张辉军;;盈余管理对地方政府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06年08期
7 黄虹荃;崔文娟;;中介机构声誉与IPO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关系——来自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33期
8 唐祖薇;侯晓红;;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实证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12年15期
9 郝韫;袁丽;;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8期
10 白云霞;王亚军;吴联生;;业绩低于阈值公司的盈余管理——来自控制权转移公司后续资产处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忠;朱栗;;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综述与研究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王泽霞;牟辉;林黎亮;;制衡型股权结构抑制盈余管理有效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裴红卫;柯大钢;成静;;市场识别了会计舞弊吗?——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贺宏;李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盈余管理及其长期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晓霞;;盈余管理与企业投资决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黎文靖;黄琼宇;程敏英;魏明海;;家族企业的政治关联如何影响盈余质量?——来自中国家族企业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Underwriter Reputation,Issuer Ownership,and Pre-IPO Earnings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China[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骏;;会计准则、盈余管理方式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中国AB股微利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朱卫东;路雪;;中国A股上市公司扭亏动机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顺华;中小企业债权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2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鸿;应计质量与资产定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仇冬芳;农业上市公司终极控制对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苏方杰;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代理问题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大志;基于所有权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动机与制约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林朝华;利润操纵的市场反应检验[D];厦门大学;2002年
8 黄新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傅蕴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沈振宇;会计准则导向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D];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琴;基于盈余管理动机视角的会计—税收差异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杨湘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3 邢丽滢;基于企业管理层薪酬契约的盈余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韩雅静;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金玉;工业企业IPO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存在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澜;我国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胡少芳;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孙婧;基于成长性的企业IPO盈余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9 张红霞;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丽丽;市场化进程、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雷;宋顺林;;关联交易、支持与盈余管理——来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2 李增福;郑友环;;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6期
3 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4期
4 蔡宁,梁丽珍;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5 蔡吉甫;;会计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当代财经;2007年06期
6 王克敏,陈井勇;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7 白云霞;王亚军;吴联生;;业绩低于阈值公司的盈余管理——来自控制权转移公司后续资产处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8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9 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1期
10 仓勇涛;储一昀;戚真;;外部约束机制监督与公司行为空间转换——由次贷危机引发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萍;;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J];魅力中国;2007年08期
2 王月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弊分析[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1164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6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