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
本文关键词: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
【摘要】:近年来,基于异质信念的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前沿。本文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首次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越差;当发行对象为机构投资者时,异质信念对定向增发后股价的负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公司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变化也与投资者异质信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假说在公司股权再融资领域中的研究范畴。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定向增发融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71202014)、“控制权结构、定向增发与财富效应”(7107214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51;F2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al.(2009)提出成长机会假说,认为高Tobin'q公司私募股权再融资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作为公司财务领域学术融资后长期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高成长争论的焦点长期以来一直被诸多学者所关注。早期的学术性公司未来盈余预期过度乐观。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票发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路;廖明情;;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方式选择: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J];会计研究;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支晓强;邓路;;投资者异质信念影响定向增发折扣率吗[J];财贸经济;2014年02期
2 卿小权;高升好;;股权再融资宣告效应研究: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铭;雨润食品并购融资方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张丽;美的集团整体上市案例分析[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3 赵翔;“外部人”一级市场参与定向增发的超额收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4 孙三齐;定向增发整体上市:利益输送还是利益协同[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维;张永杰;;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风险资产价格[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2 陈国进;张贻军;;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我国股市的暴跌现象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中;;警惕定向增发中的关联交易[J];新财经;2006年06期
2 闫莉;;定向增发:烫手山芋变成香饽饽[J];股市动态分析;2006年28期
3 刘亮;;海航定向增发悬疑[J];资本市场;2006年07期
4 黄建中;;“九折规则”失灵与定向增发泛滥[J];股市动态分析;2006年31期
5 索建宏;;定向增发方案主要内容[J];会计师;2006年11期
6 索建宏;;定向增发对投资者利益影响分析[J];会计师;2006年11期
7 凌爱文;;定向增发登陆A股市场[J];首席财务官;2006年06期
8 高正昶;;上市公司为何热衷于定向增发[J];财务与会计;2006年22期
9 杨海蓉;;定向增发作为并购工具在资本市场的应用[J];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05期
10 张颖;;从“驰宏锌锗”看如何完善定向增发的相关制度[J];财务与会计;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黎文靖;江伟;;制度安排、大股东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章卫东;邹斌;廖义刚;张蓉星;;定向增发股份解锁后机构投资者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解锁的经验数据[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俞静;;究竟是大股东利益输送抑或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熊剑;陈卓;;大股东营私: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裘莹;宋英慧;安亚人;;定向增发对象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2006~2010)[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俞静;徐斌;;发行对象、市场行情与定向增发市场反应异象——基于中国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靓;定向增发慎防“概念”炒作[N];证券日报;2007年
2 侯捷宁;定向增发相关规则正在完善[N];证券日报;2007年
3 朱宝琛;定向增发频遭红牌的背后[N];证券日报;2007年
4 张歆;定向增发股 暴涨暴跌藏风险[N];证券日报;2007年
5 ;新股定向增发规则指引将颁布[N];财会信报;2006年
6 CUBN记者 邓赞赞;压缩寻租空间 定向增发新规或将出台[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7 余凯;关注定向增发新潮流下的投资机会[N];中国冶金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曹腾;全流通时代 定向增发变脸“资产证券化”[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江苏天鼎 秦洪;定向增发 新的奶酪[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赵凯;驰宏锌锗 定向增发方案顺利通过[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偏好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曹立z,
本文编号:1166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6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