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加工贸易的本土增值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放大效应

发布时间:2017-11-15 07:32

  本文关键词:加工贸易的本土增值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放大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实际有效汇率 加工贸易 本土增值


【摘要】: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11个制造业的季度进出口贸易数据,利用面板DOLS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升值联合出口品本土增值对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出口品本土增值度的提升,原本缺乏汇率弹性的加工贸易出口将变得敏感,而加工贸易进口由于与出口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因而汇率弹性也表现出显著为负。加工贸易的本土增值将放大人民币有效升值对减少中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因此,加快国内技术进步,生产更加复杂的中间品,将适当缓解人民币"被迫"持续快速升值的压力。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JC79017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EYC01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分类号】:F752.68;F83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实证研究都表明人民币的适度升值对中国整体贸易平衡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这是因为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加工贸易并不容易受汇率波动的影响。2012年中国加工贸易盈余为3 816.1亿美元,超过总贸易盈余,几乎涵盖所有的贸易顺差。如果人民币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冀申;王慧娟;;中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定量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2 刘尧成;周继忠;徐晓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3 邢予青;;加工贸易、汇率和中国的双边贸易平衡[J];金融研究;2012年02期

4 姚枝仲;田丰;苏庆义;;中国出口的收入和价格弹性[J];世界经济;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杨扬;;基于贸易结构的跨境服务贸易抗危机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2 侯鹏;陈磊;;人民币升值能够平衡我国的贸易差额吗?——基于汇改后月度数据的S—VAR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3 原博;;浅析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2期

4 何旺兵;王缓;胡正明;;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企业发展国际市场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5 何建奎;马红;;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1995~2011年数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6 黄万阳;;供给因素、结构变化、汇率与中国的机电产品贸易[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黄小兵;;异质企业、汇率波动与出口——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8 吴椺;缪海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汇率变动的冲击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9 黄飞雪;李成;;汇改前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外汇储备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4期

10 刘莉;杨扬;;贸易超调及其原因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海城;;房价泡沫、宏观经济与政策[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苏庆义;;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方向[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3 黄万阳;;供给因素、结构变化、汇率与我国的双边贸易[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4 王耀中;洪联英;刘建江;;企业所有权、贸易组织结构与中美贸易失衡——基于两国经济一体化均衡模型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5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6 高越;李荣林;;异质性、分割生产与国际贸易[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7 卢锋;;产品内分工[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总第14期)[C];2004年

8 余淼杰;;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来自中国产品面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9 梁琦;丁树;王如玉;;总部集聚与工厂选址[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2 周阳;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瑞荣;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朱永行;人民币汇率变动产出和就业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军;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顾春太;跨国公司垂直分离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何文忠;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赵颖岚;我国贸易收支不平衡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周靖祥;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李连光;论资本分类配置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琼;汇率传递的不完全及不对称与出口盯市能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王娜;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美中贸易逆差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蒲强;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来源:加工贸易和顺差转移[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4 曾秋芸;广西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大学;2011年

5 陈忠旗;“三缺口模型”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案例[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吴春燕;出口退税与中国的就业促进[D];南京大学;2012年

7 房连伟;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西外贸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董向阳;我国碳排放的动态分析:基于结构分解的方法[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9 肖绽芳;人口因素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胡颖;美元走弱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洪飞;周继忠;;人民币升值能解决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吗?——基于1994~2005年间月度数据的贸易弹性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2 王胜;陈继勇;吴宏;;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5期

3 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4 刘荣茂;何亚峰;黄烁;;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有效性分析[J];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5 贺力平;;人民币汇率与近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J];金融研究;2008年03期

6 邢予青;Neal Detert;;国际分工与美中贸易逆差:以iPhone为例[J];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7 Dani Rodrik;;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J];China & World Economy;2006年05期

8 封思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阳;全力投入台帐试点 全面加强加工贸易管理[J];中国海关;1996年09期

2 恒平;冠兵;;纸制品加工贸易新规定为纸制品转厂带来福音[J];广东大经贸;1997年01期

3 三味;;政策信息[J];中国国情国力;1999年10期

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9年16期

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意见的通知[J];云南政报;1999年05期

6 赵晓晨;;加工贸易:发展动因与提升空间[J];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12期

7 ;历史的进程[J];进出口经理人;2006年07期

8 ;商务部发布新一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J];纺织服装周刊;2008年03期

9 ;染料、油漆类被列入589种商品加工贸易禁止目录[J];有机硅氟资讯;2008年01期

10 茅霞华;;上海发展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的思路和对策[J];上海企业;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芳;;BOP视角的加工贸易核算方法研究——兼中国加工贸易核算[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陈妍;;第五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二大对冲措施:加快加工贸易模式转型[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3 张昭明;;横琴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珠海横琴建立加工贸易结算中心可行性探讨[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4 李菲;;湖南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及对策研究[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5 袁易明;;WTO与深圳加工贸易的发展路向[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王永坚;;务实推进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邢予青;;加工贸易、汇率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平衡(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8 田自主;;论我国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9 徐美娜;沈玉良;赵静;;计算机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研究——兼论其加工贸易升级的可能性[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10 陈红泉;;经济全球化下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深圳的影响——深圳国际化战略的一个产业思路[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务部机电司;继续发展加工贸易 着力引导转型升级[N];国际商报;2004年

2 吴德群 通讯员 孙翔;企业争学加工贸易监管新法[N];深圳特区报;2005年

3 王晓然;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将每年调整[N];北京商报;2007年

4 记者  张飞雪 通讯员  王永刚;加工贸易:如何走出新路[N];中国财经报;2006年

5 吕蓁;加工贸易禁止类名单将每年更新[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汤莉;804类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N];国际商报;2006年

7 吕一文;湖南紧盯加工贸易转移[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8 马宇彬;扶持辖区加工贸易企业发展[N];汕尾日报;2007年

9 梁爱琼;湛江加工贸易纸质手册将退出舞台[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10 通讯员 何关轩 记者 陆列嘉;我省发展加工贸易迎来新机遇[N];安徽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丁蕾;产品内分工下的加工贸易价值链提升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乔晶;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可持续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沈克华;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张大勇;加工贸易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史本叶;垂直专业化与产品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蒲华林;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波;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9 李春梅;产品内分工与二元劳动力市场[D];南开大学;2013年

10 曹宏成;产品内贸易:原理、效应及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玉梅;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与管理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朱婷婷;安徽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3 吕颖萱;论珠海市加工贸易的现状与前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马欣;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霍焱;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国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探讨[D];安徽大学;2004年

7 周揽月;论我国加工贸易的管理与发展[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白斌;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文妮佳;广东加工贸易经济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方海燕;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8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188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4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