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界合作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关键词:中美金融界合作的特点和趋势
【摘要】:中美金融合作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美资银行在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进入中国很快便盈利,现美国金融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金融市场,美方愿加强同中方金融机构的交流;中国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则与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国外诸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使国际金融业务逐步走向国际化、标准化。
【作者单位】: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
【分类号】:F832;F837.12
【正文快照】: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汪巍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两国经济交往的增加,财务结算和资金流通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1973年6月,周总理接见访华的美国大通银行董事长洛克菲勒,从这时起双方金融界开始接触。1978年,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成为与我国金融机构建立全面金融业务关系的美国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东民;何帆;;中美金融合作:进展、特征、挑战与策略[J];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02期
2 逯新红;;中美应加强金融开放与合作[J];中国金融;2012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从阳;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建交中的经济因素[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2 刘秀红;美国老年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杨大江;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政策措施及其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李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海军的发展变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郭立珍;;20世纪初期美国消费文化转型考察[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6 杨生平;福山的后历史世界理论评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巫云仙;公债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许国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问题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许国林;;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联邦政府反垄断运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苏威;;清末民初上海零售业态变迁原因简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春禄;;联结生产力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企业与市场[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东富;于英川;;美德日韩瑞等国教育科技政策比较[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逯新红;;国际金融发展分析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4 汪树民;马志荣;;论海洋政治的类型与特征[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二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宇燕;高程;;阶级分析、产权保护与长期增长——对皮建才博士评论的回应[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娟;安全与发展的博弈[D];南开大学;2010年
2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闫何清;财产、制度与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伊淑彪;产权安全制度与经济增长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郝延伟;“美国大萧条”[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陈杰;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张玉刚;发展职业型高等教育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李芳;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危机的特征与原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洪会;基于市场失灵的美国农业保护与支持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晶;中国对外投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直;早期美国华工的命运(1865—1894年)[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文俊;新政时期的美国儿童局[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伟;从两次世界大战看美国“中立”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海文;林登·约翰逊政府国内改革再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万睿;中国风机行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郭超;1960-1980年美国财团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白胜洁;1933-1941年间苏美经贸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文渊;湖南省慈利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韩飞;20世纪前期美国政府劳工政策与劳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钟尧;中外金融机构的差距及“入世”的应对策略[J];金融纵横;2001年04期
2 林毅夫;;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J];珠江经济;2001年04期
3 董玲;;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云南金融;2001年03期
4 安存德;李宗喜;;抵贷资产变现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新课题[J];河北金融;2001年02期
5 岳信君;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J];统计与决策;2002年12期
6 黄文;强化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监管的思路[J];武汉金融;2002年09期
7 曹长宁 ,郭玉增 ,吴超;县级金融机构降低不良资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2年12期
8 李明贤,李朝晖;在中国农村建立民营金融机构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崔学东,谢慧英;金融机构结账日期应统一[J];金融会计;2002年10期
10 徐驰良;连云港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控制和处置[J];金融纵横;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省金融机构开展2002年爱护人民币反假人民币宣传周活动[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张雄;万迪f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下高管最优股权激励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崔慧霞;;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风险控制[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4 姚枝仲;;对《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南方证券接管案》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5 ;第二十一章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防范[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6 韦耀莹;钟凤艳;;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问题研究[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唐旭;;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社会与金融机构共同合作[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胡江华;;创新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系统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9 周静;;对金融机构违法经营的治理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10 何颖;;构建面向消费者的金融机构说明义务规则[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闯 通讯员 王峰;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发展[N];金融时报;2004年
2 纪若梅 吴崇攀;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机制形成有效约束力[N];金融时报;2005年
3 记者田俊荣;8月份金融机构贷款明显增加[N];人民日报;2002年
4 ;金融机构与网络安全[N];网络世界;2003年
5 成建三;国有和民营金融机构可并行[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6 倪铮 刘一雄;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几大好处[N];中国经营报;2002年
7 仲通;上海七成金融机构成“镖局”客户[N];中国商报;2000年
8 傅春荣;金融机构尚存七大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刘岩 于左;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与治理结构[N];证券时报;2003年
10 任海 实习生 徐天宇 记者 赵晓英;金融机构坦然面对外资挑战[N];鞍山日报 ;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檀江来;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杨洋;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王峗;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俊;各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理的比较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王学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罗玉冰;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王志刚;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范香梅;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赵意奋;金融机构受托资产管理统计监管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基于系统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高锋;雅安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3 曹冀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陈静;浅析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与政策扶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苏光宇;论金融机构危机的处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冯睿;我国区域性中小银行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辅仁;农村社区金融机构的组建与经营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8 胡进;面向“三农”的农村正规性金融机构共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申宝京;韩国金融机构在华投资特征与调整[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健;健全金融机构反洗钱机制的经济学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11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1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