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不良贷款效应及异常分野
本文关键词:经济增长的不良贷款效应及异常分野
更多相关文章: 贷款自然不良率 经济增长效应 异常分野 制度绩效
【摘要】:经济增长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通货膨胀、银行贷款的违约均是这种风险的表现形式。经济增长的不良贷款效应讲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与不良贷款率呈正相关关系,该效应的存在源于高收益总是与高风险相伴而生,其中不良贷款是社会冒险性创新的成本之一,而冒险性创新带来的宏观经济收益就是经济增长。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利用142个经济体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增长与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具有密切的正向(因果)关系。同时,同样增长水平的国家,有的国家不良贷款率高而有的低,存在不良贷款效应异常分野的现象。本文阐释了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异与不良贷款效应的关系,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制度质量的好坏对不良贷款率的高低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进修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分类号】:F830.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一般经济增长都伴随着通货膨胀,两者存在密切的关系。类似地,经济增长也伴随着贷款自然不良率的提高。由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客观存在,即使是规范运作的银行也会面临违约行为并产生一定数量的不良贷款。理论上说,商业活动的冒险本质最终都可能通过违约并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若谷;辨证看待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J];国际融资;2002年06期
2 陈学彬;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1997年07期
3 黄小勇;陈运平;;精神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08期
4 周忠明;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中国金融;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灵超;吴光伟;;中国信贷资产质量对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基于不良贷款增长率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2 艾洪德,张羽;辽宁省区域金融风险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3期
3 艾洪德;郭凯;高新宇;;金融脆弱性、不完全信息、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4 蒋海,齐洁;制度变迁中金融风险转嫁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0年02期
5 张曙光;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和趋势[J];财经研究;2002年01期
6 王春丽;王曼;;辽宁金融市场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吴美华,朱应皋;金融道德风险博弈定价模型及其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8 向文华;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不良资产的生成与防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林江;于文艳;;从“诺斯悖论”看我国财政风险的形成机理[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10 张雪兰;陈百助;;宏观经济要素、银行特征与不良贷款——基于公司与零售贷款组合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2 张ng;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卢文鹏;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担保与财政成本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曾诗鸿;金融脆弱性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傅晓初;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尚娟;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谢_";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博弈[D];复旦大学;2004年
8 廖国民;转型时期的中国软预算约束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尹庆民;基于博弈论的中国转轨时期银企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徐明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中信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金永祥;浙江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低的影响因素探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边永平;宏观压力测试在我国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彭琳;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静;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生成机制及其测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张燕;我国商业银行涉农企业贷款违约率的影响因素[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印国耀;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8 刘钦;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的信息经济学分析——以广州地区房地产业为例[D];暨南大学;2003年
9 夏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保全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10 张煜;企业财务危机与宏观金融风险[D];吉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其文;;人的思想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11期
2 庄子银;;创新、企业家活动配置与长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3 程文晋;;经济发展中精神资本的一般性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韩顺法;李向民;;经济增长的新范式:精神资本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5 杨宇;郑垂勇;;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年18期
6 钟昌标;李富强;王林辉;;经济制度和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7 黎育松;;精神资本引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罗卫东;论现代经济增长与“精神资本”[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艳;许远利;;国防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模型分析[J];军事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2 杨飞虎;熊家财;;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探讨[J];价格月刊;2010年05期
3 张海燕;肖琦;方淇;;产业结构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张彬;江海潮;;技术研究开发、关联主体竞争力与经济增长[J];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5 胡修林;王成才;;荆门市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于洋;;FDI对中国的中、西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7 李小平;;论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贺小海;刘修岩;;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南方经济;2008年10期
9 梁华;马小刚;;土地供给制度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变迁视角[J];建筑经济;2009年09期
10 蒋志强;;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效应探讨[J];商业经济;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品;林芳;;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储蓄和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特约撰稿 巴曙松;保障房推动经济增长效应或在三季度集中释放[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2 王弟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高储蓄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持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巴曙松 华创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员 华中炜 杨现领;保障房建设提速 房地产调控难松[N];中国证券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陈莹莹;二三线城市保障房建设喜忧参半[N];中国证券报;2011年
5 通讯员杨继强;固定资产新增8亿“照扛起”[N];柳州日报;2009年
6 首席记者 张守梅;我市规划建设的物流项目达到45个[N];牡丹江日报;2010年
7 魏久纯 王增伟 郭海;牡丹江渐成区域物流中心[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双;直接融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马强文;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艾建国;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经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5 王威;中国公共投资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张爱婷;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杜鹃;专利保护水平模型及相关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庞燕;我国中部地区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陈宇;中国土地收支预算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杨;物流产业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帆;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D];河南大学;2010年
2 熊磊;我国保险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许文华;重庆市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4 冯幸彩;新疆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5 望玉丽;中国福利财政支出公平性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王路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张璨;我国社会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郝歌;我国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评价及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9 余佳;区域保险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易祥松;我国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6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1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