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金融再出发
本文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再出发
更多相关文章: 合作金融组织 农村合作金融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农村资金 商业性金融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 地方政府 合作组织 互助组织
【摘要】: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于"合作金融"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1996年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把合作金融的建立问题提上政府政策的高度,当时的决定指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而当前,作为金融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去合作化"倾向明显,民间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却又纷纷出现。怎样理解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意义?所谓"新型"与之前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有什么样的区别?对于不同类型的合作金融组织如何实行有效监管?本期一线话题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汪小亚、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广文教授以及河南省民权县城关镇聚鑫农村资金互助社理事长彭峰。
【分类号】:F832.35
【正文快照】: 尽管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一直强调初步建成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三位一体”的功能互补、相互协作、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实际上,上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结局是形成了商业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政策性金融严重不足,合作性金融几乎消失记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春凝;;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适用条件以及法律建构[J];农村经济;2007年09期
2 钟兵;;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B期
3 王伶;;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问题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郑良芳;;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03期
5 许崇正;农村合作金融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秋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 支持地方经济[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7 谷万林;按合作性质构筑农村合作金融运作机制[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6年10期
8 姜柏林;;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与推进农村改革十大关系[J];中国乡村发现;2008年03期
9 金泽渊 ,蒋九如;积极发展城镇合作金融[J];财贸经济;1983年06期
10 姜法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中的木桶效应[J];河南农业;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柏林;;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与推进农村改革十大关系[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马艳;李真;;我国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3 郝立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制度安排绩效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4 黄国妍;;构建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互助储蓄银行模式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5 栾敬东;苏向妮;;强化农村金融体系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研究[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敏;;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变迁与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7 李世美;胡春燕;;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优势互补[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冬平;丁鹭;;创新农村合作金融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岷;;论农村资金互助社立法的若干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10 高建军;郑建华;;内部审计在农村合作金融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婷婷;温铁军:农村合作金融不一定要急于“转正”[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邬敏;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N];证券时报;2007年
3 郑良芳;农村金融体系不该市场化[N];中国财经报;2008年
4 姜柏林;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之我见(上)[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5 温秀;温铁军:把合作金融还给农民[N];中国经营报;2007年
6 赵鹏翱;融入地方经济建设 绘就双赢发展蓝图[N];大理日报(汉);2010年
7 本报记者 白琳;农村合作金融监管需要“另起炉灶”[N];中国商报;2010年
8 徐楠;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开业[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9 姜柏林;农村金融改革之我见(下)[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10 戴培煜 本报记者 邹宝元;农村合作金融的新探索[N];安徽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张洁;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周世友;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与风险预警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宋彦峰;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陈文生;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构及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涛;合作金融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文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丽萍;西部地区农户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苏彤;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英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侯利文;需求导向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业男;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异化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4 覃雪香;西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茂盛;中日农村合作金融支持政策比较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6 程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秦聪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古世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付家伟;农村合作金融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李静;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律构建[D];兰州商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21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2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