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外逃的途径、影响与治理对策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资本外逃的途径、影响与治理对策分析
【摘要】:以资本外逃的定义、原因和以间接法估算的外逃规模(2008—2012)为研究起点,通过对三大类资本外逃途径的解析,以及资本外逃对当前中国经济影响的探讨,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其中尤其针对资本外逃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大数据平台、进行相关职能部门统计职能改革的政策建议,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和新的统计方法,结合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及时发现资本外逃。
【作者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
【分类号】:F832
【正文快照】: 我们可以把资本外逃定义为:由于意识到资本所(一)经常项目下的资本外逃在国的非正常风险或为了逃避资本所在国监管控制的经常项目是指本国与外国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而非正常资本流出,它通常表现为超出政府管控范围之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主要项目,多外的那部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扬;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动[J];经济研究;1998年02期
2 杨海珍,陈金贤;中国资本外逃:估计与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0年01期
3 杨胜刚,刘宗华;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及政策分析[J];世界经济;2001年06期
4 韩继云;中国资本外流的现状、成因与防治策略[J];投资研究;199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全海欣;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剖析[D];南开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涛;规范资本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学友;中国资本外逃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李筱光;金融风险与几种具体因素的关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罗永立;中国进出口贸易伪报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常东亮;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方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杨冠琼;经济全球化中非对称性竞争与复杂性动态优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黄盛华;“三元悖论”与我国对外开放阶段货币政策的运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程燕;我国资本外逃:原因、影响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1年10期
9 时旭辉;范静雯;;国际投机资本的界定与规模测算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10 胡传禄;我国资本外逃规模测量方法综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明东;田素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货币供给动态关系:1994—2007——基于抵消系数和冲销系数模型的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2 王军波;邓述慧;;中国社会游资问题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董志勇;;资本外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4期(总第12期)[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石圣东;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和国内外利率变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守亮;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刘克崮;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5 蔡得久;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6 贺金凌;外汇储备的最优控制理论与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迪晶;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8 周军民;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窦晴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张少春;体制转轨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基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乐;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吕江锋;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相立田;国际游资对我国经济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东亮;中国的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百顺;2009年中国货币发行的若干理论思考[D];兰州大学;2011年
6 龚少珍;二元金融视角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双缺口”悖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旭;我国资本账户开放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8 饶鹏坤;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检验[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宋超;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相虎;我国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夫,刘柯柯,陶旭城;人民币汇率高估与资本外逃初探[J];财金贸易;1999年07期
2 刘邦驰,耿虹,叶子荣;现阶段我国“市场游资”的运行与监控[J];当代财经;2000年06期
3 王晓春;中国资本控制的有效性考察[J];当代财经;2001年04期
4 陈鹤;俄罗斯的资本外逃及所引发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1期
5 马超;马来西亚资本管制的效果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2期
6 冯国钊,刘遵义;对美中贸易平衡的新估算[J];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Z3期
7 杨海珍,陈金贤;腐败、腐败治理与资本外逃关系的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8 李晓峰;中国资本外逃的理论与现实[J];管理世界;2000年04期
9 吴少新 ,马勇;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1988-2004[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李慧;发展中国家资本外逃的一般均衡分析及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韬;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毓静;当前学术界对中国资本外逃测算的比较与评论[J];开放导报;2000年12期
2 陈侃晔;对中国资本外逃的分析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0年06期
3 韩继云;1989—1998年中国资本外逃实证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宣海林;肖文;夏德荣;;俄罗斯资本外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韩继云;邵靖;;警惕中国资本外逃[J];中国经贸画报;2000年05期
6 魏东国;;警惕资本外逃[J];四川监察;2000年03期
7 刘杰;;面对入世 警惕资本外逃暗流[J];新经济;2001年02期
8 程燕;我国资本外逃:原因、影响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1年10期
9 王耀中,童文俊;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10 吴献华,张威;对我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志勇;;资本外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4期(总第12期)[C];2004年
2 袁涛;应益荣;;资本外逃的演化博弈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2(1)][C];2012年
3 袁涛;上官甜;应益荣;;资本外逃的演化博弈分析[A];第十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钟小云;;货币错配与中国资本外逃关系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惠;中国资本外逃揭秘[N];经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王智 实习生 陈小瑜 李詹景萱;警惕资本外逃对经济秩序的冲击[N];经济日报;2001年
3 邓聿文;保护私产遏止资本外逃[N];民营经济报;2005年
4 新华社记者 张建平 潘海平;中国资本外逃呈现下降趋势[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顾列铭;资本外逃:中国金融之大患[N];中国商报;2001年
6 刘杰 杨栖鹏;警惕资本外逃潜流[N];中国信息报;2001年
7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博士 程实;中国资本外逃的微妙变化[N];中国经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陈听雨;希腊银行业或陷新一轮资本外逃危机[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徐雷;从严控制资本国际输出 防止国有资产逃逸流失[N];发展导报;2001年
10 吕永朝;资本外逃危及金融安全[N];经理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蔚;转型期中国资本外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全海欣;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剖析[D];南开大学;2009年
3 唐珏岚;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4 高增安;基于交易的可疑洗钱行为模式与反洗钱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张鸣园;资本外逃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沈光健;资本外逃理论及对中国的实证分析[D];安徽大学;2001年
4 顾骅珊;试析中国的资本外逃[D];厦门大学;2001年
5 范磊;中国资本外逃的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6 张锦云;中国资本外逃规模估测与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7 邵兵;我国资本外逃形成动因的实证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洋;我国资本外逃的状况、原因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夏先协;资本外逃:概念、估测、原因及影响——对中国资本外逃的基本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闫晶;我国资本外逃规模的估计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4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3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