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利率的相机抉择
本文关键词:基准利率的相机抉择
更多相关文章: 相机抉择 风险管理工具 可操纵性 显性化 货币调控 操作工具 人民币贷款 表外业务 国内金融市场 银行承兑汇票
【摘要】:正基准利率的确定,不仅仅是一个指标或者一个操作工具的改变,还是对货币调控框架的一次重构,乃至对金融改革的一次大推进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国内金融市场参与者面临的金融风险显性化,客观上要求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多元化和明确的基准利率,为市场利率确定一个锚。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比较发达,利率曲线比较敏感,利率短端向长端传导相对充分,央行选择基准利率的准则较为简单,包括稳定性、相关性、不可操纵性、市场形成的普遍性等。但中国经济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分类号】:F820
【正文快照】: 基准利率的确定,不仅仅是一个指标或者一个操作工具的改变,还是对货币调控框架的一次重构,乃至对金融改革的一次大推进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国内金融市场参与者面临的金融风险显性化,客观上要求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多元化和明确的基准利率,为市场利率确定一个锚。由于西方发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峰濂;;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相机选择分析[J];海南金融;2006年10期
2 栾培强;;超越均衡分析范式的相机抉择:一个汇率分析新思路[J];新金融;2007年06期
3 黄一梅,李晓宇;相机抉择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与通货紧缩[J];南方金融;2000年11期
4 孟愚;阚景阳;王殿升;;银行救助的历史审视及相机抉择[J];商业时代;2008年20期
5 李公文;;我国反周期货币政策回顾及对基层央行相机抉择的启示[J];西部金融;2009年12期
6 冯晓;冯琴琴;;关于货币政策规则的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2期
7 ;通胀变局下的相机抉择——鹏华基金2011年一季度股票投资策略[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02期
8 贾德奎,胡海欧,黄燕;西方经济学界货币政策规则理论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9 杨新兰;论银行监管的相机抉择[J];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10 陈佳;;SWFs的发展争议及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新松;;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操作规则[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重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闫素仙;;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黄飞鸣;;全球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调控: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兼论货币区的“三元悖论”之解[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纪宏;王瑞泽;;动态不一致性理论与当前中国汇率政策[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泰证券研究所 崔红霞 编辑 姚炯;渐进回归趋势下政策将因“时”而动[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 张茉楠;从“危机处理”转向“相机抉择”[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吴江;向市场供给特别国债需要相机抉择[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密切关注不确定性 相机抉择从紧政策[N];金融时报;2007年
5 张泰欣;货币政策应相机抉择 汇率手段需慎用[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记者 高国华;相机抉择适度调剂货币投放[N];金融时报;2006年
7 陆前进;央行货币政策应相机抉择[N];上海金融报;2010年
8 FN记者 宋焱;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 调控手段需要相机抉择[N];金融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安仲文;保持较低仓位做好两手准备[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魏革军;研究货币政策规则的创新之作[N];金融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凯威;中国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向祥华;货币政策规则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3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龙成学;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江日初;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叶娅芬;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有效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凯;最优利率规则:一般理论与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张广现;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刘朝阳;基于经济预测的货币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新松;论货币政策的规范选择[D];湘潭大学;2002年
2 陈昭;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选择[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史月婵;对我国货币政策规范选择问题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汪玮;货币政策的操作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武霞;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规则与相机抉择[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峰;中央银行学习对货币政策操作选择之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王龙焰;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研究及其在我国的实证检验[D];安徽大学;2010年
8 曾挺;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检验及适应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9 刘鹏;汇率传递的趋势变化[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10 高虹;新凯恩斯主义最优货币政策综述[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8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68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