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行三会”监管协同度的实证分析——基于协同论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我国“一行三会”监管协同度的实证分析——基于协同论的视角 出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依据哈肯的协同论,笔者构建了我国"一行三会"监管协同度模型,并对2003—2011年我国金融监管协同度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间协同监管程度不高,尚未形成良好的金融监管协同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在整个金融监管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以此为基础,笔者提出成立由人民银行主导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和完善以人民银行为主体的信息共享机制等建议。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双重二元结构约束下的西部农村金融制度研究”(09BJY098) 陕西省社科基金“基于协同论的陕西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2013KRM209)
【分类号】:F83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随着金融混业的不断深化,分工监管体制下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开始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次贷危机爆发使这一问题再次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Masciandaro et al.(2009)认为,监管结构无论是集中或分散,监管协调始终应当受到关注[1]。为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嘉;李连友;;基于协同学的金融监管协同度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2 文洪武;;基于现行法律框架的中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江世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问题及其深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4 李成;马国校;李佳;;基于进化博弈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解读[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5 曹军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的演进与重构:信任理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6期
6 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于永宁;;“一行三会”监管协调机制的有效性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李艳华;陈恒有;;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制度:现状、障碍与对策[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陈恒有;;金融监管协调制度研究:现实障碍与最优路径[J];青海金融;2013年06期
10 巴曙松;;金融监管机构是分是合:这并不关键——谈当前监管框架下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J];西部论丛;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春贵;曾小玲;;论企业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制约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肖箭;关于特征指数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3 牛海林;祁茹涛;;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4 王瑞妮;;协同治理模式下的大学生村官需求表达机制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5 张正勇;刘琳;唐湘玲;尹国耀;;乌鲁木齐市3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6 鄢飞;董千里;;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李靖;张永安;;基于ISM的物流网络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宁电器为核心的物流网络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曹堂哲;;政府协同执行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以日本桥本内阁以来的行政改革为例[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4期
9 乔建刚;任福田;荣建;;基于道路安全评价的协同震荡模型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10 宋加升;;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及其运行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陈森发;姚天行;宋跃武;;智能引导与智能控制的协同[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闫旭晖;;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组织管理本质研究——基于复杂系统演变的分析[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杜疆;;突现论与心—身协同[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胡金星;;产业融合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周勇;许倍慎;刘训芹;;基于协调度理论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7 卓永强;方祥麟;;系统工程在船舶交通安全决策中的应用[A];海洋船舶安全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8年
8 陆园园;薛镭;;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集群演进研究——以滕州机床集群为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陆园园;薛镭;;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集群演进研究——滕州机床集群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尹洪英;徐丽群;黄晶;;动态交通控制分区探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峰;面向船舶制造协同物流网络的资源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劲松;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风险分析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前;开关电源的协同控制理论及脉宽调制应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莉莉;人工用材林经济利用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正军;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胡宁;基于协同的域间路由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王卫平;“需要体系”视角下企业协同满意战略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10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静;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成因及控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谷小科;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系统论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晶;基于协同服务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黄利玲;西江干线航道服务水平与区域物流发展协同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娜;论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D];安徽大学;2010年
6 靳春晓;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7 臧卫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t,
本文编号:1310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1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