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
本文关键词: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 出处:《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美联储
【摘要】: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将极大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跨境资本流动。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和美国及其他经济体现实经济状况两个角度分析了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景,认为这一政策是利弊权衡后的现实选择,但是退出的过程将充满风险。随着流动性的趋紧和美元利率的上升,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潜在的脆弱性有可能暴露,经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上升。为了应对可能的不利局面,中国应及早练好内功,增强抵御和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
【作者单位】: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
【分类号】:F827.12
【正文快照】: 2014年1月,美联储开始迈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QE)退出步伐,这成为当前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主导国际金融市场走向的最重要事件。印度央行行长拉詹、摩根斯坦利前亚洲区主席罗奇以及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等人认为,在市场流动性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当前金融市场有可能面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万志宏;曾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以日本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2 本·斯泰尔;迪纳·沃克尔;杨盼盼;;美联储货币政策:从“泰勒规则”到“风险开关规则”[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建莲;;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理论与影响[J];商业时代;2013年15期
2 王书琪;;英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和效果分析[J];商业时代;2013年15期
3 杨艳;;发达国家经济“脱虚向实”发展的战略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14年02期
4 付琳;;美日两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比较[J];新疆财经;2012年02期
5 赵圣楠;;日美两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对比及原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01期
6 李欢丽;王晓雷;;日本主权债务问题的可持续性与不确定性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02期
7 张晨露;;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启动背景及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3年23期
8 李欢丽;王晓雷;;传导机制扭曲与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灵[J];现代日本经济;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程蕾;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有效性对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柏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杜德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闫思;全球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张磊;美日中央银行金融危机管理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佳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杨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基础、实践效果及经济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李艳华;日本零利率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张鑫;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D];吉林大学;2013年
5 胡立;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实证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6 高阳;日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7 刘亚群;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比较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田心怡;日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刘天琪;凯恩斯主义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应用及效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10 李嫣然;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工;;日本央行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指日可待[J];国际金融;2006年03期
2 傅勇;;通胀尚不是复苏的主要威胁[J];西部论丛;2009年06期
3 孔凡荣;;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河北金融;2009年05期
4 李常武;刘音妤;郭常民;栾海;;易钢在甘肃调研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落实情况[J];甘肃金融;2009年05期
5 ;温家宝:坚定不移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07期
6 郭常民;谭民党;李常武;刘音妤;;王洪章在甘肃调研慰问:坚定不移落实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继续做好灾后重建工作[J];甘肃金融;2009年06期
7 叶檀;;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负效应显现[J];英才;2009年07期
8 本刊特约评论员;;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防范中长期潜在风险[J];上海金融;2009年08期
9 本刊评论员;;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J];中国金融;2009年15期
10 ;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机制猜想[J];资本市场;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易纲;;零利率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效?[A];2008年冬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6期)[C];2009年
2 易纲;;零利率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效?[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3 易纲;;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4 宗良;;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2~2013)[C];2013年
5 易纲;;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A];2010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4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日本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几率再增[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郭蕾;日本告别超宽松货币政策[N];证券时报;2006年
3 记者 李侠;促进经济回升 宽松货币政策仍将持续[N];金融时报;2009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 吴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半年回顾[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5 记者 徐思佳;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6 鲍仁;明年继续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N];期货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陶冶;日央行宽松货币政策难解通缩困局[N];金融时报;2012年
8 资深宏观分析师 秦源;欧美宽松货币政策的不同[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9 经济学博士 吴培新;长期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影响金融稳定[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上海证券分析师 吴昊;宽松货币政策仍将继续支撑油价[N];证券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侯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满雪茜;日本零利率政策及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艳华;日本零利率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曾红;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杨敬;考察日本超宽松货币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赵慧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的实践及效果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武锦;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孙倩;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与中国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孙佳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杨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基础、实践效果及经济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何少琛;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8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2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