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债务融资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直接债务融资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分析 出处:《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货币派生传导原理为基础框架,通过引入货币供应融资比对不同融资模式对货币供应的影响进行理论模型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对广义货币供应量、贷款余额及债券托管量三者之间关系构建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验证理论推导的结果,进而对发展债券市场、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给出政策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currency conduction principle as the foundation frame of theoretical model by introducing the money supply financing ratio of different financing mode of money supply influence, and further through the broad money supp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ans and bond trustee in three to build regression model, validat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from the empirical point of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nd market,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分类号】:F832.51;F822;F224
【正文快照】: 一、前言随着货币政策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学者们开始关注货币供给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发现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只是基础货币,而货币供给总量则更多地决定于商业银行系统以及社会公众行为所影响的货币乘数,,这些行为并不是独立于经济运行的外生变量。因此,货币供给也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清华,余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债券市场[J];广西金融研究;2002年07期
2 钱小安;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结机制及其疏导[J];金融研究;2001年09期
3 白静;;债券市场、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政策传导[J];西南金融;2007年08期
4 何林;吕红娟;何炼成;;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J];天府新论;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哲明;;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滞后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0期
2 孙家良;金融抑制与消费需求[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3 倪绍锋;刘超;;利率有效性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姜春华,胡文霞;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及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钱小安;建立中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构想[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6 徐琼,陈德伟,周英章;效应时滞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杨新松;龙革生;;分业经营下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联结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赵建;;货币需求、货币溢出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货币现象的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09年01期
9 冯涛;乔笙;;通货膨胀中的地方政府金融行为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10 宋清华;余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债券市场[J];财经政法资讯;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范从来;刘晓辉;;汇率稳定、价格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2 郭锐;陈希敏;;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结机制问题研究——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赵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靳悦德;赵凯;韩宏胜;周雄;张湛鸿;;加入WTO后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结机制设计[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王世杰;基于机制转移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叶兵;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唐宋元;债权型货币错配与中国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潘永东;中国货币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7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8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9 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萍;人民币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邓阳;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1998-2009[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婷婷;中国“新超额货币之谜”[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秋红;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郭瑛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有效性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6 余纯;商业银行股权再融资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禹丰;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的实证[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亚楠;我国虚拟资本市场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胡雪莲;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探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郑婧渊;我国金融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宏;资金营运借力货币市场[J];银行家;2005年04期
2 黄燕芬;;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3期
3 王有光;;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J];经济经纬;2009年04期
4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5 谢多;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6 钱小安;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7 江其务;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J];金融研究;2001年02期
8 钱小安;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结机制及其疏导[J];金融研究;2001年09期
9 谢平,俞乔;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J];金融研究;1996年01期
10 耿中元;;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J];西南金融;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英;;基于货币视角下的物价走势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5期
2 苏文婧;郝婧囡;;我国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及企业债务融资发展解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3 周宁;张涛;;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效应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陈建奇;李金珊;;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政策的影响机制及证据:基于中国中央银行经理国库制度背景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8年07期
5 刘锡良;论货币均衡[J];经济学家;1993年01期
6 朱道益;我国商业银行的债券市场业务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J];西南金融;1997年08期
7 郑先炳;;货币供给超前增长规律探索[J];经济研究;1986年02期
8 张敏;;我国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8年11期
9 余琼花;;中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8期
10 廖文义;试论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研究;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瑞玲;李子联;;汇率、货币供给与流动性过剩[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2 孙业霞;;也谈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创新——兼与杨惠昶教授商榷[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静;陈建明;杜海涛;;基于货币分析理论的外汇储备动态调整模型及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曾令华;;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6 李巍;;过度货币供应下的通货膨胀、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收益——来自中国的证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7 周雪峰;刘淑莲;;产权性质、债务融资与破产威胁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素华;;东道国对国际资本流动冲销干预的国际经验[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9 石磊;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10 石磊;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国华;创新:2010年债券市场发展主旋律[N];金融时报;2010年
2 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债券分析师 侯杰;债券市场步入新阶段[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记者 林建伟 见习记者 赵福平 通讯员 严宓 岑建德 蒋难 江溟;湖北债券市场三点发力[N];湖北日报;2011年
4 记者 高国华;我国债券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N];金融时报;2010年
5 钟帅;债券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N];中国证券报;2011年
6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申世军;债券市场可破解保障房融资困局[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谷小青;债券非公开定向发行试水启航[N];中国证券报;2011年
8 王信川;大力优化债券市场发展环境[N];经济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晓赫;首开保障房融资试温债券市场[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 殷兴山;企业应更好地利用债券市场[N];湖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效冬;非对称性世界货币供给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建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6年
3 段炜;金融产品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常玉春;货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6年
5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6 冯俊;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D];复旦大学;2005年
7 耿中元;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陈全功;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冯光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孙振峰;企业债务融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道林;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计量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璇;经济全球化下我国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王俊青;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姚蓝萍;略论货币供给量与汇率的关系[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5 黄淑兰;当代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郭锐;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徐青娇;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实证分析[D];兰州商学院;2008年
8 肖赛君;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石腊梅;我国货币流动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博;汇率、贸易顺差与我国货币供给关系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76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7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