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日元升值影响的三种假说及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05 11:36

  本文关键词:日元升值影响的三种假说及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启示 出处:《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日元升值 人民币汇率 通货膨胀 内需


【摘要】: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与日本经济衰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日本经济衰退是日本经济高度发展之后,追赶型发展模式没有相应转变,迫于美国压力实施不当货币政策的结果。中国当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有升值趋势。减税、增加公共支出、改革融资体制,统一分割的地方市场既有助于抵消本币升值的紧缩效应,又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Abstract]:The appreciation of the yen after the Plaza Agreement is not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economic recession in Japan. Japan's economy is highly developed in Japan's economy, the catch-up development mode is not changed, the improper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under pressu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sults China current inflation pressure, the nominal exchange rate of RMB to us dollar appreciation trend. The tax cuts, increase public spending. The reform of financing system, unified segmentation of local markets are helping to offset the contractionary effects of currency appreciation,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盐城工业学院;
【分类号】:F832.6
【正文快照】: 人民币是否会对美元升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历史好像在重演,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由于双赤字和经济滑坡,对日贸易持续逆差,美国政府公开要求日元升值。1985年9月日本与美国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对美元进入快速升值阶段,不久日本经济就走上衰退之路,直到今天,日本仍然备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志华;;人民银行巨额外汇储备的经济性质及其出路[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2 河合正弘,刘文;日本汇率政策对人民币的经验与教训[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0期

3 袁钢明;;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4 马克·比森;刘智利;;东亚的发展型国家:中日经验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2期

5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6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7 韦森;;减税富民:大规模产能过剩条件下启动内需之本[J];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8 张志华,刘新东,陆逊;日本20世纪60年代汽车产业政策的启示[J];经济前沿;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志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蒋长流;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我国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萧芍芳,王莲;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胡杨成,李晓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庄胡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杨静;石成华;姜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民营经济大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8 周庆元;骆建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自生能力与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9 蒋满霖;王茂荣;;我国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潘锦云;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婷;杨秀萍;;政府支持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创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杜建国;盛昭瀚;马国建;;演化经济学及其在中小企业研究中的应用[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江淮;赵延光;宋雪清;;非国有化、产权多元化与经济绩效——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匿名;;融资制度演化与我国融资模式选择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Justin Yifu Lin;;Was Is China's Growth Real and Is China's Growth Sustainable?[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繁荣与交流”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陈之楚;;天津中小企业保险服务研究——基于天津保险市场数据实证[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卞敏;;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陈阵;郑红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铭凯;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状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晓东;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小专;基于认知偏差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杰;中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勇;山东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王婷;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于磊;庄河中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德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然吉;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漆南;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陈永青;我国中小企业新要素资本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孟楠;陈f^;王雯;;全球金融危机下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2 余永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保值[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3期

3 谢平;陈超;;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理论逻辑[J];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4 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经济研究;1999年08期

5 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年03期

6 蔡f ;;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嘉锋;王珊珊;;日元升值的历史教训及其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9年11期

2 黄彬;;日元升值之路对中国的启示[J];统计与决策;2010年01期

3 David Cohen;路程;;中国不可能重演日元升值神话[J];沪港经济;2006年06期

4 汪洋;;我国经济与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J];金融与经济;2008年03期

5 王世杰;蔡赛男;;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下的汇率变动[J];海南金融;2011年08期

6 金森俊树;赵志君;;人民币汇率评估:日本经验谈[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7 江涌,倪建军;国际金融局势与人民币汇率机制选择——研讨会综述[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1期

8 李峧;;08年全球汇率波动加大对世界造船工业的影响[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8年03期

9 ;林毅夫:人民币过快升值对经济危害巨大[J];中国市场;2008年03期

10 孙乐严;;汇率角力进行时[J];资本市场;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綦刚长;;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刘吉双;衣保中;;日本中小型企业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启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敏;;公共投资与私人消费:我国经济内需型增长的两个引擎[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4 谭璨;李榕;;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启示[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5 逯新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6 汪争平;;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对深圳经济的影响[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秦迎霞;边策;吴润衡;;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纺织品贸易中存在J曲线效应吗[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席彦群;;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郑建明;;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汇率变动的资产价格效应——兼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宏观调控思路[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焦娜;郭其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劳动市场从业率影响的动态弹性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金融海啸猛烈 全球货币博弈[N];证券时报;2008年

2 安邦咨询首席分析师 陈功;经济前景不明 股市不给力[N];证券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傅苏颖 董少鹏;人民币汇率博弈七年路线图 剖析背后的国别利益之争[N];证券日报;2010年

4 特派记者 吴晓鹏;美元绑架了市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邹蓝;不应将人民币汇率政治化[N];深圳商报;2010年

6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 张明;人民币汇率弹性化正当其时[N];中国经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董潇;人民币汇率:回归价值重估轨道[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8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 张明;欧债危机升级可能推迟人民币汇率调整[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童海华;防被“温水煮青蛙”关键在扩内需[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张军;人民币汇率“热”议[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策;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需结构失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唐亚晖;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测算及汇率传递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艳;汇率变动、贸易失衡与政策选择:中国的经验[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杨雪峰;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波动效应与稳定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俞开江;人民币“双率”调整与我国贸易收支平衡调控研究: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张斌;90年代的国际收支:原因、趋势与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吴骏;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刘凤娟;人民币汇率、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贸易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谷宇;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龙;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张华;基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失衡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3 叶莉;中国入世,人民币汇率调整与汇率制度改革[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董萍;人民币汇率体制探讨[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孙定一;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关晓红;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7 徐万教;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刘耀宗;汇率调整的产业效应[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伍梓延;WTO与IMF框架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朱艳嫣;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82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82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6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