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货币供应量、价格水平和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6 05:21

  本文关键词:中国货币供应量、价格水平和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出处:《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供应量 价格水平 产出


【摘要】: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78—200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产出和价格三者之间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在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当中,仅M1与价格及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M0和M2均不存在。以此为基础文章构建了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3),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供给冲击对价格和产出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狭义货币供给(M1)具有显著中性的特征,而在短期内货币供给冲击将导致产出和价格同向变动,但是产出变动对货币供给冲击更为敏感。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VAR) from 1978 to 2009 China money supply, output and price changes between the three relations in the empirical study. Firstly, the 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 found in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money supply, price and output only between M1 and the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and M0 and M2 does not exis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variable error correction model of VEC (3), and uses 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act of monetary supply shocks on prices and outp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long term Chinese narrow money supply (M1) has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and neutral. In the short term impact of money supply will lead to output and price chang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but the output changes impact on money supply is more sensitive.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浦发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基金】:董青马主持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11工程”三期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银行系统性风险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机制设计研究”(11XJY024)的资助
【分类号】:F822;F72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1996年中国放弃以信贷规模控制为主的调控方式,转而采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具有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刻意义,但是对这一中介目标的选择,不管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供应量目标不可控,因此货币供应量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奚君羊;贺云松;;中国货币政策的福利损失及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2 王洪斌,董凤斌;内生货币与经济增长——理论假说与中国经验事实[J];经济科学;2004年03期

3 陈彦斌;唐诗磊;李杜;;货币供应量能预测中国通货膨胀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4 吴晶妹;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5 莫万贵;王立元;;货币供应量和贷款仍是当前合适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J];经济学动态;2008年02期

6 张茵;万广华;;中国改革历程中的产出和价格波动:货币所扮演的角色[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7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8 郑挺国;刘金全;;我国货币—产出非对称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9 袁昌俊;;货币中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陆军,舒元;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J];金融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井百祥;任为;王伟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相关性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陈永伟;;中国货币政策长期有效性检验[J];北方经济;2008年06期

3 李钊,王舒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框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4 许先普;;通货膨胀目标制宜于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吗?——基于弹性目标规则分析框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于辉;开放经济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调整[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6 伍志文;“中国之谜”原因新解:金融资产膨胀假说[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7 曾辉,刘洋;从操作工具看中国货币政策改革[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8 夏新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9 刘海莺;张华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迫切性及困境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10 黄安仲;;货币政策工具与中介目标选择:基于公开市场操作的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王国松;;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5 杜朝运;罗海;;信贷配给理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姚凤阁;李式姣;;基于ARCH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业政策性风险的实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戚丛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货币政策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国富;谢卿;;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综述及实证检验[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素琴;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丁晨;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闵远光;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微观合意性-理论、机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潘永东;中国货币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6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7 金涛;利率、股价和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许忠;经济货币化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蔡洋萍;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亚星;我国货币供应量因素分解模型与ARIMA模型预测[D];中南大学;2009年

2 王培辉;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果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黄泽淼;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4 吴姝妍;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5 许云婷;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罗灵萍;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7 王莉珊;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婷婷;中国“新超额货币之谜”[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屈玲;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鹏超;关于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问题的探讨[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J];财经研究;2002年04期

2 李春琦;王文龙;;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应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3 刘金全,张海燕;经济增长在险水平、条件波动性与经济增长态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4 黄先开,邓述慧;货币政策中性与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5 刘金全,刘兆波;我国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和波动性的实证检验[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周锦林;关于我国货币“中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7 赵留彦,王一鸣;货币存量与价格水平: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8 陈彦斌;;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2期

9 李国疆;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问题、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02期

10 赵进文;高辉;;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稳健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学(季刊);2004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松成;张次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吗——基于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分析[J];金融评论;2010年03期

2 戴振旗;;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5年21期

3 何福林;郑享清;;广义货币供应量M_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产出的效应分析——基于1992~2005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04期

4 肖艳;;中国货币供应量、信贷与国民产出间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6年01期

5 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08年06期

6 王健;;货币供应量与股市的互动机制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5期

7 孙立;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求索;2003年05期

8 汪琳;;中国货币中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11期

9 曾令华;李红光;;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产出的相互关系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程凌;张金水;;开放条件下对货币供应、产出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再思考——基于东亚发展模式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战明华;李生校;;货币与产出的关系(1995~2003):不同模型的分析结果及其比较[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钱争鸣;郭鹏辉;;金融DIVISIA指数与中国货币增长率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巍;;过度货币供应下的通货膨胀、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收益——来自中国的证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4 龚敏;李文溥;;扩大内需中的货币政策效应——1996-2003年的实证分析[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文浩;任娟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行业特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郭娜;梁佳;;地区商业规模实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的思考[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7 杨雄胜;兰岚;冯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崔新锋;;低碳经济视角下贵州省人居环境与能源消费关系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9 夏光;宋莹;;高管薪酬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相关性实证研究[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10 高波;牛盼强;董意凤;;基于省域的经济知识基础与创新表现关系的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天长 王马木生;长汀发展低能耗高产出工业体系[N];闽西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邵丽华;郑州污水处理厂产出天然气[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记者 张晔;江苏省2010年知识创造产出夺5项全国之冠[N];科技日报;2011年

4 ;深圳地铁一期实现低投入高产出[N];深圳商报;2009年

5 童海华;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沈晓杰;房价,什么样的价格水平才算“合理”[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梁志超;上海房价走势符合调控取向[N];房地产时报;2007年

8 通讯员 祁艳 徐u&京 记者 李耀华;我市核定“两限房”价格[N];连云港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祁艳 徐u&京 记者 李耀华;我市核定“两限房”价格[N];连云港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祁艳 徐u&京 记者 李耀华;我市核定“两限房”价格[N];连云港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以利率为主的多目标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杨伟;股票信息风险测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金涛;利率、股价和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闫森;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王丁;研发人员培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崔渭;中国金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国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就业效应[D];复旦大学;2010年

8 刘彬;基于绿色采购的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汪轶;知识型团队中成员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效果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喜国;中国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雪梅;中国货币供应量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秋月;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鹏;资本项目开放与资本流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孙蓉;我国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章转轮;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姚佳;中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周期的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鲁合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结构、趋势变化及其与固定资产投资相互关系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田野;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何石军;利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6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86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1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