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社会互动、相对财富关注及股市参与

发布时间:2018-01-06 08:16

  本文关键词:社会互动、相对财富关注及股市参与 出处:《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互动 相对财富关注 股市参与


【摘要】:已有的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推动了家庭的股市参与。依据社会互动推动家庭股市参与不同机制的理论基础和预测,本文对不同的具体机制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在局部品支出比例高、收入分布集中度高的区(村),社会互动推动股市参与的作用更显著,这与外部习惯模型及相对财富关注模型的理论预测一致,事前对局部稀缺品的关注使得家庭的股市参与存在外部性。社会互动推动股市参与其他机制的理论预测则未得到数据的支持。
[Abstract]: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romote family participate in the stock marke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basis and prediction of social interaction to promote domestic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of different mechanisms,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specific mechanism is different, we found in the proportion of local goods expenditur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moderate high area (Village), social interaction to promote the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th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this model with external habits and relative wealth concerns model theory predicts, advance on scarce attention makes household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externalities.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social interaction to promote the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by other mechanisms is not supported by the data.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银监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基金】: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青年教师成长项目(211QN101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932002)“行为金融前沿问题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30.9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不同家庭股市参与及投资组合的差异是家庭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家庭是否参与股市对于财富分布动态变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持有股票投资组合家庭可优化未来消费,增进家庭福利。不同家庭在多大程度上通过股票投资管理风险是决定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Mankiw and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涛;;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2 李涛;;社会互动与投资选择[J];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3 何兴强;李涛;;社会互动、社会资本和商业保险购买[J];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凌灵;刘志新;;考虑住房因素的中国居民资产配置问题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健元;李刚;王森;;人均收入水平与股票市场发展关系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相关历史数据的检验[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3 罗庆;李小建;;农村社区农户互动效应的定量评估——来自河南省杞县孟寨村的实证[J];地理研究;2010年10期

4 徐淑芳;;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8年08期

5 吴玉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主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0期

6 李心丹;肖斌卿;俞红海;宋建华;;家庭金融研究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徐敏;;四川腊肉[J];新西部;2008年12期

8 余劲松;陈其安;;我国证券市场执法活动对股市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01期

9 陆铭;张爽;;“人以群分”:非市场互动和群分效应的文献评论[J];经济学(季刊);2007年03期

10 吴卫星;齐天翔;;流动性、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相异性——中国投资者行为调查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张荣武;徐文仲;;异质预期、群体演化与资产价格波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蓉;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胡志莹;多人重复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李英;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非政府供给方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4 吴超鹏;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国家如何发展高科技产业?[D];厦门大学;2009年

5 张海云;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及财富分配效应[D];暨南大学;2010年

6 江三良;民营企业创生的地区差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冯尧;社会互动、不确定性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邹红;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与消费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袁华涛;消费风险与资产收益[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家昌;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徐海峰;当前股票市场中散户群体惯习及社会态度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梁云芸;基于SEM模型的居民投资行为偏差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俊起;制度安排与审计独立性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王娜;认知偏差对银行信贷行为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桂钟琴;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郭楠;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李锦灿;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财富分配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黄伟钦;散户投资者股票交易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蒋杭君;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行为与意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2 李涛,李红;双方关系、关系网络、法院与政府:中国非国有企业间信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3 李涛;;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4 朱世武,郑淳;中国资本市场股权风险溢价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人伟 李实 丁赛;[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2 何兴强;李涛;;社会互动、社会资本和商业保险购买[J];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3 李艳红,张秀华;基于知识流的技术创新进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7期

4 刘靖安;;推销的人性解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7年03期

5 王强;;“社会互动”中的律师执业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7期

6 伍新春;季娇;曾筝;谢娟;尚修芹;胡艳蕊;;科技场馆学习中社会互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许薇;;探讨幸福家庭的互动[J];消费导刊;2008年21期

8 李涛;郭杰;;风险态度与股票投资[J];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9 卢文越;佟迎宾;任钛石;;从社会学角度看改革开放[J];改革与开放;2010年18期

10 胡才珍;略论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互动手段的现代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喜富;;You Go Your Way, I'll Go Mine一文对话部分的语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吴振华;吴晓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贵阳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访谈[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郭艳茹;;逃课、作弊与中国大学里的规制失效:社会互动如何导致文化变迁?[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曾广湖;;“三心”育人与“三维”互动,重建中小学生学习生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肖力;苏瑞翩;芮仕杰;;建立社会良性互动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志清;;乡土·国家·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以桂北侗乡抢花炮为例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陈红梅;;博客使用动机和使用状态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0 郑镛;;论台湾建省前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以板桥林家、雾峰林家为研究对象[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让心不再孤独 让灵魂不再饥饿[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郑起东;晚清国家与社会互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 丁元竹;志愿服务组织与社会互动不足[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郑永仙;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盛继芳强调档案部门要做到与社会互动[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闫志开 姜旭;“三保”视野下的社会互动与能动司法[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孟永根;河南许昌“合唱”质量品牌之歌[N];中国质量报;2006年

7 小樊;《高科技与医学人文——扫描医学未来》关注医学与社会互动[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正林;在政府、大学和社会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学术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龙艾青;花垣“关爱女孩行动”出实招[N];团结报;2006年

10 王晓红;徐州“三保”视野下 能动司法大研讨[N];江苏法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华;冷战后中东伊斯兰极端组织暴力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王春超;政策约束下的中国农户就业决策与劳动力流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冯尧;社会互动、不确定性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林;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5 唐嘉庚;互动性对B2C环境下信任及购买行为倾向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昌明;合作行为与经济学中的互补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彭大鹏;权力:社会空间的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D];兰州大学;2009年

9 余劲松;法律环境对投资者股市参与和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李红艳;基于社会资本的技术创新扩散微观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海燕;网络虚拟空间的社会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凌;相关利益主体的互动对参与式灌溉管理体制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芸;教师合作研究的社会互动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范明进;外来人口子女社会互动型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探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王廷婷;辩诉交易主体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6 王卫东;论促进城市社区空间的邻里环境塑造[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刘丹丹;超级女声现象的传播过程与社会效果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施海平;男性时尚杂志对中产阶层身份的建构[D];暨南大学;2007年

9 逯静静;民国初年的女学生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蒋仕卿;摆脱城市化的低水平均衡[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7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387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6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