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新问题与新的突破口
本文关键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新问题与新的突破口 出处:《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论文评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国际金融体系重新反思的新观点和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各种建议意见,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寻找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新的突破口。论文论述了把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建立遏制国际金融市场操纵和投机的规范作为新突破口的意义和价值,并论述了其可以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Abstract]: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w viewpoi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the rethink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nd various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refor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ed to find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establishing a new breakthrough to curb the manipulation and spec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are discussed, and the possibility of breakthrough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831
【正文快照】: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体系上的缺陷进一步暴露,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避免经济严重衰退的同时,国际社会纷纷表达了更多的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诉求,联合国在2008年11月成立了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兹领衔的《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改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明棋;;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逆差不断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2 吴兵;论中国在促进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对策[J];国际经贸探索;2000年02期
3 王湘东;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及改革取向[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祝小兵;;中国推进东亚金融合作的战略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5 沈铭辉;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刘兴祥,张斌,宋浩;刍议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与改革趋势[J];西南金融;1999年11期
7 陈漓高,王莉;东亚汇率制度合作方式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2期
8 高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改革与中国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祝小兵;东亚金融合作和中国的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2 郭景平;亚洲金融危机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曹维;不同时段的中国汇率制度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吴倩;金融发展进程中的汇率制度变迁与选择[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东风;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刘伟;货币危机:内外失衡、汇率失调与国际货币体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邵亚楼;国际经济制裁:历史演进与理论探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晓明;论中国的货币替代问题[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2 王岩;关于美元化与美洲单一货币问题的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3 李海燕;论国际汇率制度的选择[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何淑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危机[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殷玲;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李芬;八国集团与国际经济关系协调[D];外交学院;2006年
7 张瑾;人民币汇率采用爬行波幅钉住货币篮子制度的可行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管运章;中国货币危机内生性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IT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尔宠;;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1年11期
2 聂长雯;;后危机时代监管调整及我行国际化战略[J];中国城市金融;2011年04期
3 胡萍娥;;透过人民币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J];中国信用卡;2011年07期
4 鲁传颖;;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以中国参与IMF改革为例[J];东南亚纵横;2011年08期
5 马昀;王元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文化重建[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8期
6 王银成;;塑造亚洲金融的未来[J];中国金融;2011年18期
7 吴金友;;论中国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面临的新挑战[J];南方金融;2011年05期
8 李爽;;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1年17期
9 张守川;;全面推进BASEL II&III的统筹实施[J];金融电子化;2011年02期
10 ;努力展现大国金融形象[J];中国金融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定之;;危机下金融监管改进问题[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2 李晓磊;姚武太;;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壮 许岩 周荣祥 郑晓波;祁斌:中国应增强国际金融监管话语权[N];证券时报;2009年
2 汪巍;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高汉;从“阴谋论”看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前景[N];法制日报;2011年
4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G20是美国的“鸿门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王咏军 姜建华 田青(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强化国际金融监管势在必行[N];发展导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袁开智;一副迟来了二十多年的药方[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王宇;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将会带来什么[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8 应奎;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N];中国改革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陈一鸣;防范危机蔓延最现实的突破点[N];人民日报;2009年
10 葛乐夫;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新趋势[N];中国财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跃;改革开放后党的金融政策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刚;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崔鸿雁;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岱笋;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发展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冀广起;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路向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帅;国际金融监管架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李红霞;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与我国金融监管完善[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文;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孟慧莹;论金融监管中的协调监管原则[D];湖南大学;2009年
7 谷志峰;金融危机视角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汪潇滢;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孙柱文;我国商业银行母国监管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胡婷;VaR方法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10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1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