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货币政策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2 01:08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 汇率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摘要】:通过利用VAR模型,分别以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向量自回归分解法检验中国同业拆借利率、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解释能力,及利率变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都具有贡献度,且利率的变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比货币量对其的影响更快也更多。货币供应量、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Abstract]:By using VAR model, Granger causality test method and vector autoregressive decomposition method are used to test the interpretation ability of Chinese interbank offered rate and money supply to the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money supply and interest rate all contribute to the fluctuation of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change of interest rate has a faster and more effect on the exchange rate than the amount of money. Money supply, interest rate has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陕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10KRM37)
【分类号】:F224;F832.6;F822.0
【正文快照】: 近年来,通货膨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货币政策。然而目前,各项紧缩性货币政策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途径来表述,大致为:(1)货币政策包括货币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邓永亮;李薇;;汇率波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有效性——兼论“不可能三角”在我国的适用性[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2 李颖;栾培强;;人民币汇率传导效果的动态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2010年04期

3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4 黄瑞玲;李子联;;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1990—2008[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高山;崔彦宗;单卓;王家庆;;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6 奚君羊,谭文;影响人民币汇率若干宏观因素的实证检验[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郭新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汇率形成机制关系研究[J];西安金融;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刘昌国;黄万才;;外汇汇率的协整分析及实践意义[J];商业研究;2007年04期

2 闫树熙;肖庆宪;;宏观经济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浮动[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3 柳明花;李虹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实证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于明霞;柳明花;;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与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王欣;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6 周光友,邱长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7 索彦峰;于波;;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叶蓁;;中国货币政策产业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9 路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10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3 赵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白俊;连立帅;;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伟;中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3 薛燕;信息对我国证券市场收益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5 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8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亚星;我国货币供应量因素分解模型与ARIMA模型预测[D];中南大学;2009年

2 郑志峰;我国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雷滢;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4 潘云爽;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王洪燕;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郭美轩;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秋红;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解宜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9 贺凌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李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2 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3 冉光和;曹跃群;钟德华;;要素投入、货币供应与中国经济波动[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4 陈国伟,夏江;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总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4期

5 唐东波;;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关系研究[J];经济科学;2008年04期

6 王自锋;邱立成;;汇率水平与波动程度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J];经济科学;2009年05期

7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1年11期

8 戴根有;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金融研究;2000年09期

9 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10 刘斌;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乃红;;开发商跨进生死门[J];经营管理者;2008年01期

2 王静娜;;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年05期

3 张广生;;宏观经济政策紧缩条件下的商业房地产[J];上海商业;2008年03期

4 车玉明;;“两个防止”的重要手段[J];新长征(党建版);2008年01期

5 ;2009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黑龙江粮食;2010年01期

6 孙立;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求索;2003年05期

7 张琴;;我国货币政策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6期

8 郭田勇;;“货币从紧”之后[J];中国中小企业;2008年01期

9 ;2008我们还能买房吗?[J];卓越理财;2008年04期

10 王娟;;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韩平;李斌;崔永;;我国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4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郑超愚;;中国总需求函数及其货币政策含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朱庆;;利率变动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方显仓;;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兼论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工具的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9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思佳;央行五项举措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2 记者 李彦伶;“金融国九条”:为宽松货币政策保驾护航[N];各界导报;2008年

3 记者 谷秀军;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 经济发展长期趋势未变[N];金融时报;2009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王昭丞;中国经济企稳 宽松货币政策见效[N];证券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朱以师;货币政策微调[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6 任晓;宽松的货币政策 火热的房地产市场[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张远军;货币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大有可为[N];金融时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 石忠岭;微观调整不改宽松货币政策大局[N];现代物流报;2010年

9 方平;博弈论视角下的货币政策微调机制改进[N];金融时报;2010年

10 本报资深记者 刘晓午;治理泡沫唯有坚决收紧货币政策[N];中国经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2 苏瑜;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赵林海;基于生存理论的货币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郭毅青;汇率制度选择分析—兼论澳门汇率制度选择[D];暨南大学;2009年

6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江群;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曾华珑;我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戴建军;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陆文磊;基准利率传导和管理的金融市场微观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泽福;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检验[D];厦门大学;2009年

2 牛凯航;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以及有效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吴俊成;我国货币政策对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文琳;中国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则辉;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鲁瑞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张强;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雷存俊;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赖艳美;货币政策对投资的非对称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曹海军;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12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12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