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控股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国资控股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探讨 出处:《经济问题》2011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股票期权激励作为一种对公司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模式被全球广泛应用。针对国有控股企业不同于非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特征,分析股票期权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探讨如何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为相关部门及上市公司建立、完善及推广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提供参考。
[Abstract]:As a kind of long - term incentive mode for the company operators , th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is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 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e - owned controlling enterprises different from the non - state - owned controlling enterprises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heory of stock options and the reality ,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the incentive of stock options ,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 perf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stock options incentive system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listed companies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76.1;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股票期权激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避免公司高级主管的现金薪酬被征收高额所得税而推出的一种雇员持股计划。此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对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股票期权的不断借鉴和改造,在公司中创造出用于员工激励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此后该制度得到了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武;刘平;;独立董事激励探讨[J];财会月刊;2005年26期
2 刘海运;;从行业角度分析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关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1期
3 郭晓丹;多元激励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平来禄;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治理[J];当代财经;2003年10期
5 赖建清,李常青,谢志锋;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绩效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4年08期
6 邱风;张青;;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05期
7 唐清泉;张迪;;独立性与报酬、知识与信息,谁更重要——基于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问卷调查[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6期
8 张宗益;党文娟;;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创新的“内卷化”问题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9 肖曙光;;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8期
10 谭劲松;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乐;;我国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业绩相关性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菊秋;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严武;公司治理研究: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3 朱琪;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4 章彪;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付永进;二元股份结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陈雪松;关于商业银行治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邵少敏;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眭红明;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亚静;公司治理结构与价值创造[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陈立泰;转型时期中国上市公司绩效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伟;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张阳武;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郭雅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2年
4 叶甲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5 翟静;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周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7 郑军;独立董事制度和上市公司绩效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8 赵惠萍;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会计信息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9 王淑梅;独立董事制度评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单祥英;董事会监督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卫丽华;对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刘国亮,王加胜;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激励制度及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05期
3 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4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年01期
5 张俊瑞 ,赵进文 ,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年09期
6 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7 聂丽洁 ,王俊梅 ,王玲;基于相对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04年10期
8 朱恩磊;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管理层持股政策绩效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纪鹏;何旭;;国资委思路的重大转变[J];教书育人;2010年02期
2 罗伯特 C.布莱科特;;品牌评估[J];中国资产评估;2010年01期
3 徐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及其倾向性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思思;;财经速递[J];商业会计;2010年06期
5 杨成炎;贺惠;汤洋;;战略业绩评价视角下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修正[J];商业会计;2010年06期
6 李月梅;刘涛;;股权激励影响因素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焦点[J];董事会;2010年02期
8 王士伟;;经理人持股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9 贾燕;刘荣;;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02期
10 何丽红;刘丽刚;屈丽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叶云;游钊;;浅析我国职能型制造企业的人员激励[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章雁;黄卉;;美国股权激励与航运上市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朱晓丹;;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甄丽明;唐清泉;;管理层风险偏爱、报酬激励与企业R&D投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海法;刘海山;陈丹;;公司特征、股票期权和公司业绩[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鑫;;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曜;;股权激励的两种主流方式孰优孰劣——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比较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8 Yeony—Ho Woo;;波动性、流动性和准入性——股票指数期货期权成功上市的经验[A];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专刊[C];2008年
9 王鸿;;美国银行业股权激励与中国实践[A];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C];2008年
10 高焕民;;论开滦薪酬创新形式的选择[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文泰;阳光城3165万份股票期权拟授79名员工[N];证券时报;201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张珈;湘鄂情传化股份齐推股权激励[N];证券时报;2011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马燕;网宿科技回应股权激励疑云 称为后续发展留出余地[N];证券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峥;严厉调控下房企业绩普涨 阳光城净利大增165%[N];证券日报;2011年
5 记者 朱文彬;广州国光拟撤销二期股权激励[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记者 翟敏 赵一蕙;英威腾、康得新 高价推股权激励[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张珈;天地科技将实施 五年期股权激励方案[N];证券时报;2011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李坤;盾安环境推出1450万份股权激励草案[N];证券时报;2010年
9 首席记者 王帆;钟朋荣:企业家要学会“散财”[N];昆明日报;2010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环境转暖 股权激励批量复活[N];证券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基于超产权理论的中国企业股权激励敏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永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兰艳泽;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权治理功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尚秀芬;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的创新[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胡经生;经理股票期权:作为凸性激励的相关问题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赵静杰;知识资本化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苗荣祥;经理股票期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孙武斌;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激励效应与绩效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9 李仁良;企业价值管理——战略、融资、投资和绩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兰邦华;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制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裕胜;创业板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郭倩倩;基于EVA的航运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郑飞飞;论我国董事薪酬法律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0年
4 吕文涛;论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一丹;日本公司法新股预约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曹静;我国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高湛;管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张丽娜;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与选择倾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琨;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有效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罗艳琴;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约束机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16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1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