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银行跨国并购影响力研究——基于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与制度环境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15 13:24

  本文关键词:银行跨国并购影响力研究——基于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与制度环境的视角 出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银行跨国并购 宏观经济 产业环境 制度环境


【摘要】: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和政策制度对银行跨国并购的并购方和被并购方都具有显著影响,但仅仅考量单个环境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往往会夸大影响因素的作用力。为此,通过综合考察三类环境因素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发现母国的经济规模、银行产业发达程度、银行制度完善程度以及母国与东道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是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并购方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于银行跨国并购中被并购银行的决定性因素则有所不同,主要是东道国与母国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东道国银行产业的发展情况,而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无关。
[Abstract]:Macroeconomic,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olicy system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 & A and M & A parties, but only consider the impact of single environment on cross-border M & A. Therefore,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hree kind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e find that the scale of the home country's economy and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 degree of perfection of banking system and the degree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home country and host country are the decisiv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 & A parties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banks. However, the decisive factors for the banks to be merged in cross-border M & A are the degree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host country and the home coun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the host country. And with host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degree and system perfect degree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市场经济学院;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
【分类号】:F832.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更加广阔的市场环境和更加迅速的全球性资源的再分配,使得国际竞争的广度和深度空前扩展。一方面,面向全球的管理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正日益成为企业提高效率和增加利润的普遍手段,大公司正掀起合并为更大的公司和向全球化发展的浪潮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刚;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生产有效性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J];决策借鉴;2002年05期

2 徐传谌,郑贵廷,齐树天;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3 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4 阚超,王付彪,沈谦,陈永春;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实证研究(1992-2003)[J];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5 吴念鲁,郧会梅;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再认识[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6 刘宗华;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检验[J];统计研究;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边静;;房地产市场虚拟性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1年12期

2 姜红;;关于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若干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8期

3 孟繁瑜;严乐乐;;土地供给市场化后的出让总收入及预测模型设计[J];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4 杨鹏飞;刘韬;;中国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经济影响因子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年14期

5 熊剑庆;;论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J];财会月刊;2011年24期

6 罗辉;;论房地产经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2011年07期

7 朱长钢;;浅谈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目标[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8 黄芳芳;;浅析EGARCH模型在日股指收盘价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9 卢伟航;;首届“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10 葛兆强;;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往何处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晓梧;;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在“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上的主持词[A];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俊梅;黄国石;;宏观经济理性预期控制模型与解析[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戴锋;韩枫;叶春林;;基于偏尾分布的发展力模型及实证分析[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萧灼基;;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A];首届晋商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戴锋;梁玲;秦子夫;;产业发展力的衍生过程模型及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戴锋;吴松涛;秦子夫;;产业进步的潜在动力:管理发展力及其衍生过程模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2006:四大调控关键词透出宏观经济运行轨迹[A];地市级投资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魏加宁;;体制改革与宏观经济[A];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家壮;;宏观经济调控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10 宋跃征;;在中国制造业PMI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丰慧;宏观经济处于“绿灯区”仍不可掉以轻心[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振冬 方烨;宏观经济渐趋明朗:最为困难的时期正在过去[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记者 董潇;宏观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小[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4 刘伟;宏观经济“中规中矩”[N];深圳商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魏静;宏观经济有望企稳反弹[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策略研究员 陈波,

本文编号:1428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28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