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寻求型FDI及其反向溢出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技术寻求型FDI及其反向溢出效应研究 出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寻求 反向溢出效应 动态面板 广义矩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直接投资中以获取先进技术为目的的跨国FDI愈演愈烈,由此产生了技术寻求型FDI。技术寻求型FDI的出现依赖于其反向溢出效应,这使得企业能够通过FDI获取先进技术以提高长期绩效。通过建立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对技术寻求型FDI中反向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溢出效应显著存在,且技术寻求型FDI在国际FDI中占据重要位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 FDI, which aims at acquiring advanced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The emergence of technology-seeking FDI depends on its reverse spillover effect. This enables enterprises to acquire advanced technology through FDI to improve long-term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dynamic panel econometric model the reverse spillover effect in technology-seeking FDI is studied empiricall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verse spillover effects exist significantly, and technology-seeking FD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FDI.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11) 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分类号】:F832.6
【正文快照】: 0引言2010年3月,中国民营企业吉利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收购了世界著名豪华轿车品牌沃尔沃,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关注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场“蛇吞象”的交易:吉利公司不具备传统国际投资理论中所要求的垄断优势,因而引起了世人的瞩目。显然,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主要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建平;张建华;;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R&D投入效果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7年12期
2 杜群阳,朱勤;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1期
3 吴一平;;外商直接投资、能源价格波动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1期
4 王辉,徐波;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行为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5年04期
5 周伟;美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的区位选择及其借鉴[J];管理现代化;2004年06期
6 周伟;日本FDI企业的技术寻求模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2期
7 刘震宇;;跨国化是外资对中国企业技术积累悖论的最有效的解——兼论中国对外投资与跨国化的战略定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跃;FDI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和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宗赐;韩伯棠;钟之阳;;基于反向溢出效应的TSFDI动机博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郑海青;;外汇储备与金融危机中的汇率稳定[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3 黄伟彬;;财务杠杆的动态变化:三种理论的实证比较[J];财贸经济;2008年04期
4 胡兵;张明;;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1年04期
5 张仁开;;上海发展R&D产业的战略思考[J];城市;2006年03期
6 刘远亮;葛鹤军;;外资股权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1年12期
7 李平;刘廷华;;收入不平等、有效需求与技术进步[J];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03期
8 李平;王春晖;;最优政府研发资助规模及资助企业选择——基于中国行业异质性的门槛回归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9 范小云;肖立晟;王博;;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研究——基于贷款供给函数的再考察[J];当代财经;2010年11期
10 乔晶;刘星;;中国加工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魏锋;沈坤荣;;中国省域腐败邻居效应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屹立;邵同尧;;地方政府腐败会影响私人投资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丰龙;;制度因素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转型国家的经验研究[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潘奇;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余昌龙;技术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5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乔晶;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可持续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陈琦;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莫媛;县域农村金融市场分割与金融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黄惠春;我国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振兴;异质性企业视角下的出口动态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培兰;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汪思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恩裕;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郝文利;基于技术缺口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宿媛媛;中国企业FDI与竞争优势相关性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林成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高振均;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亚丹;我国企业跨国技术并购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韩文征;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启华;跨国公司R&D国际化新走向及其动因分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冯跃;对外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3 江小涓,李蕊;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7期
4 宝贡敏;再论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动因——兼与刘海云先生商榷[J];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08期
5 薛敬孝,韩燕;FDI并购与新建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6 何玮;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1990—200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3年03期
7 严兵;;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8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9 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10 江小涓;跨国投资、市场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行为[J];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D];西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建东;跨国公司技术扩散与我国技术进步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宗赐;韩伯棠;钟之阳;;技术寻求型FDI及其反向溢出效应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2期
2 白洁;;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3 林必越;;基于技术寻求型FDI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申俊喜;;工业化中后期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5 冯赫;为什么投资欧洲——关于中国企业对欧洲投资的实证调查[J];中国企业家;2005年13期
6 康伊明;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看产业目标选择[J];发展;2004年01期
7 白洁;;中国企业的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战略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4期
8 郭国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统计研究;2008年09期
9 王恕立;汪思齐;肖德云;;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10 何一鸣;张洪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常娥;;对外直接投资:韩国的经验和启迪[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金新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政策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祖强;蔡之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模型[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优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分析[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陈昕莹;;对外直接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Peter Malanczuk;;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国际投资法的未来(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十年之发展”WTO圆桌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7 李颖俊;高敏雪;;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统计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8 朱钟棣;刘凯敏;;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9 赵春明;;论反倾销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启示——以美国为例[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平;夏保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战略选择[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势强劲 去年达211.6亿美元[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郭小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161亿美元[N];威海日报;2007年
3 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900亿美元[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袁亚平;成浙江对外直接投资中坚力量[N];商务时报;2007年
5 江国成邋刘雪;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去年全球排名第13位[N];中国信息报;2007年
6 李勰;历史性的突破[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7 卢铮;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增30%[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李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累计572亿美元[N];深圳商报;2006年
9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邢厚媛;外向国际化不可逆转[N];国际商报;2010年
10 龚雯;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首次公布[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亚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制度影响与主体结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杨丹丹;中外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朱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决定因素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肖光顺;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才明;经济利益视角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李优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利益论[D];四川大学;2004年
7 杨麒;中国公司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夏良科;汇率、汇率制度与对外直接投资[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均衡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谭介辉;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健;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何清;比较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D];湘潭大学;2003年
4 朴杉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周春霞;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范小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刘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地域的区位选择[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薛志翔;试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D];安徽大学;2004年
9 张爱群;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区位和方式选择[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陈华;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30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3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