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西部视角的实体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协调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6 15:16

  本文关键词:西部视角的实体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协调度分析 出处:《求索》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效率 实体经济系统 金融系统 协调度


【摘要】:本文从系统间协调模型出发,通过构建实体经济系统-金融系统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我国各区域2000-2008年的金融效率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西部各省区实体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的发展水平均较低,位于差与较差之间;实体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位于勉强协调与初级协调之间,而协调发展程度则位于中度失调阶段;与其他省区相比,西部地区的金融效率较低。由此,如何提升西部地区实体经济及金融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而提升该地区的金融效率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system coordination model, by constructing the real economy system -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evaluation system, the level of financial efficiency of China's regional 2000-2008 yea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rovinces and the entity of the syste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re low, and poor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poor; the real economic system and financial system between in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primary force,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is in the stage of moderate disorders; compared with other provinces, the financial efficiency of western regions is relatively low. Therefore, how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real economy and financial syste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efficiency in the region. Is the curr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127;F832.7;F224
【正文快照】: 由于我国各区域的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不同,以及在改革开放中获得的发展机会的差异,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在金融发展上也均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各区域间金融效率的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严重影响着我国宏观调控在不同区域的有效性。因此,对区域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白钦先;再论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2期

2 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3 周立;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J];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4 金雪军,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5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海林;祁茹涛;;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罗娜;耿雅冬;刘欣;;大连市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演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3 余凤鸣;杜忠潮;周杜辉;;基于熵值法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演变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4 代伟;李克国;;秦皇岛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测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5 王利光;葛幼松;;南京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黄一绥;;福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2期

7 常阿平;彭伟功;梁丽珍;;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0期

8 庞东,杜婷;试论我国的金融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9 王薇;;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10 陈基纯;陈忠暖;;中国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班春峰;;江苏省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董家华;陆雍森;;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3 崔峰;;沿海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判——上海案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冬艳;李月芬;魏娜;尚媛;徐倩;;长春市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尹婵娟;;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邓德胜;;中国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海江;景元书;刘杰;;南京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张敏文;;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谢沛善;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阅微;深港金融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黄桂良;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2011年

6 熊剑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及稳定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陈文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添行;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夏帆;我国沿海省市金融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胡晓晔;河南金融产业成长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冯建京;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性测度[D];南昌大学;2010年

9 蒋兴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分析与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超;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笔谈:持续发展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年02期

2 郑度;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年06期

3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4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5 陈宗胜;倒U曲线的“阶梯形”变异[J];经济研究;1994年05期

6 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正罡;中国金融业运行的现状分析[J];南方金融;2003年05期

2 陈红艳;许长新;;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金融效率分析[J];特区经济;2006年11期

3 马根发;;我国金融效率问题与对策[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钟伟,王浣尘;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模型与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5 杨志伟;;新疆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7年12期

6 沈军;赵晶晶;张迪;;金融生态与金融效率——一个二元视角下的理论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1期

7 高西有;中国金融体制的效率评价及改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6期

8 沈军;新金融效率观与金融效率实证评估框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9 邵国华;我国金融业经营协调的效率视角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王玺,李璐;中国金融效率的现状分析及策略选择[J];特区经济;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义银;殷克东;赵昕;李莉;;金融系统资金运作效率的分析与评价[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2 董文林;崔万方;;金融系统党风廉政监督的重要性[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李鹏;袁强;方福康;;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功能与经济增长[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4 肖世华;;基层人民银行内部纪检监察工作探讨[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5 张维;刘豹;王春峰;;金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郑继明;蒲兴成;;一类金融系统的混沌性与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冯德华;于肖力;;金融系统的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A];第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8 余佑明;;防范金融道德风险的对策与措施[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9 胡江华;;创新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系统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10 邓淇中;叶苹;;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辉;2006年我省新增贷款将突破千亿元[N];河北日报;2007年

2 江海生邋吴海峰;患难见真情[N];金融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远明;送上新年祝福勉励再立新功[N];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兰晓萌 译;这是最后一口苹果[N];华夏时报;2009年

5 香港财经分析师协会会员 姜山;奥巴马向华尔街举起白旗[N];证券时报;2009年

6 记者 尤海峰;为大建设大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N];温州日报;2011年

7 记者盛若蔚;金融系统实践“三个代表”成效显著[N];人民日报;2002年

8 林纯洁;美房贷利率或持续上扬[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日澳央行再次注资金融系统[N];经济参考报;2007年

10 法索拉(意大利银行协会会长) 本报记者 程满清;意金融系统对在华进程乐观[N];南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刚;西方各国金融系统演进和功能的制度分析——兼论我国金融系统的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威;分工网络与金融系统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刘维奇;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D];山西大学;2008年

4 殷兴山;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吴庆田;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胡志强;金融系统的福利经济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7 郑君豪;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D];苏州大学;2005年

8 常中阳;公司债务融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王静;中国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与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史跃峰;金融和谐论[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青;有效金融效率及我国金融改革实证评价[D];河海大学;2004年

2 赵岩;金融效率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3 沈剑宏;金融效率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郝薇薇;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与金融效率的提高[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杨英军;基于金融效率的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王婷;西部地区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D];兰州大学;2010年

8 许利娇;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9 李敏;论金融工程发展对金融效率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韩蓓;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33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33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