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口贸易、离岸金融与香港经济结构演变
本文关键词:转口贸易、离岸金融与香港经济结构演变 出处:《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内现有的文献注重研究香港某个行业发展,而较少从整体上探讨香港经济增长模式。与现有文献不同,文章以转口贸易为主线研究了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香港自由港经济发展的变化特点,并用静态非条件相关和动态条件相关方法 (DCC)分别量化经济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在各时期香港自由港经济的增长点均有不同:早期本地产品生产与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过渡期转口贸易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循环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新时期围绕转口贸易而打造的服务主导型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结果则实证过渡期和新世纪香港经济的增长特点。文章认为:我国自贸区建设必须在资金、商品与服务、人员自由跨境流动的原则上从战略高度准确定位支柱产业与配套产业,并确保金融服务业的大力支持。
[Abstract]: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China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ertain industry in Hong Kong, but less on the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model of Hong Kong.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s free port since 1960s, taking the entrepot trade as the main line. The static non-conditional correlation and 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are used to quantif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sectors respectivel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growth points of Hong Kong's free port economy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early production and export of local products led to economic growth;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status of entrepot trade has been ris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ng Kong'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the new century. 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free trade zone must be in the capital. Goods and services, free cross-border movement of people in principle from a strategic high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pillar industries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and to ensure strong support for financial services.
【作者单位】: 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资金项目
【分类号】:F752.63;F832.7;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目前,自贸区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虽然许多优惠政策尚未完全出台,但从现有的管理文件,我们可略知一二:我国自贸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口加工区,而是创新性试验区。我国自贸区设立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我国经常性项目早已开放,海关税率也降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小凡;;香港经济周期的区制状态及其持续期依赖检验[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02期
2 周运源;杨洲;;新时期香港对外贸易的若干问题[J];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08期
3 肖红;杨凤美;;中港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01期
4 王涛;香港旅游业发展初探[J];亚太经济;2004年04期
5 王应贵;姚静;杨婕;;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分析[J];亚太经济;2012年02期
6 沈克华;彭羽;;离岸贸易与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演变——兼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启示[J];亚太经济;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安禧;黄福才;;香港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与亲景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1期
2 祁湘涵;;粤港澳创意产业合作的历程、现状及未来构想[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2期
3 张应武;;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12期
4 蒋迪娜;;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持续期依赖特征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5 黄新雨;王静琼;;佛山市休闲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考试周刊;2007年22期
6 郑英隆;王龙;;CEPA框架下我国内地与港澳信息服务业一体化效应分析——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周泳宏;;CEPA改变了两地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的影响吗?[J];统计研究;2012年03期
8 薛兵旺;;香港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及其对武汉的启示[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王洁洁;孙根年;郑鹏;;中国两岸三地入境旅游发展的比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4期
10 邓佳;;香港、上海旅游产业结构比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晔;城市休闲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高朋;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邵明振;中国物价波动特征和预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民涛;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持续期依赖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斌;都市旅游的意象营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娇;房价调控的数学模型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凡;穗港政府经济合作政策问题探析[D];广州大学;2013年
5 杨威;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现状及决定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6 曹勇;水客走私:成因、危害与对策[D];厦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新;香港贸易转型转出美好前景[J];粤港澳价格;2003年03期
2 张谊浩;裴平;沈晓华;;香港离岸金融发展对大陆金融深化的效应——基于离岸金融中心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3 陈希;彭羽;沈玉良;;贸易中间商培育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J];国际贸易;2011年02期
4 张光南;陈广汉;;香港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一国两制”和改革开放的成功结合与实践[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01期
5 郑德良;香港经济的周期性调整与“九七”回归展望[J];国际经贸探索;1997年03期
6 张展鸿,罗左毅,李远龙;从人类学角度透视旅游业——以香港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彭羽;沈玉良;;上海、香港、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综合环境比较——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环境的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12年04期
8 胡黎明;刘友金;赵瑞霞;;产业区域转移研究的源起、发展与趋势[J];湖湘论坛;2011年01期
9 张仲深;对外贸易:香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J];经贸导刊;1996年07期
10 吴振宇,沈利生;中国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阳 ,杨曙;我国离岸金融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J];金融信息参考;1997年02期
2 夏阳;我国离岸金融监管构架初探[J];金融信息参考;1998年07期
3 高磊;恢复我国离岸金融后风险控制的建议[J];黑龙江金融;2002年11期
4 高磊;我国离岸金融的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5 黄宁汇;离岸金融新动向[J];时代金融;2005年02期
6 ;离岸金融:当占国际化港口城市一席之地[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7年09期
7 许明朝;高中良;;论中国离岸金融模式的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8 薛智胜;;试论离岸金融法律问题的特殊性[J];商场现代化;2008年04期
9 鲁国强;;我国离岸金融的监管与立法研究[J];经济经纬;2008年01期
10 张晓冬;;深圳,一个离岸金融特区的设想[J];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健;自贸区应建立有限渗透的离岸金融模式[N];上海金融报;2013年
2 畅会珏;加快发展上海离岸金融[N];国际金融报;2003年
3 梅传众 刘杏波;离岸金融 新区捷径[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4 ;离岸金融[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5 傅军;离岸金融加速资本流动[N];青岛日报;2006年
6 楚秋;风险与监管:离岸金融的题眼[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早报记者 黄武锋;洋山港争取年内试点离岸金融[N];东方早报;2009年
8 记者 卢雅;福州保税区启动对台离岸金融试点运作[N];福建日报;2009年
9 记者 卢雅;福州保税区举行对台离岸金融试点运作座谈会[N];福建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梁柯志;大打旅游金融牌 海南试点离岸金融[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继广;人民币离岸金融运行机理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离岸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姚继志;离岸金融论:我国离岸金融发展分析及构想[D];暨南大学;2004年
3 杨杰;离岸金融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4 方静;论离岸金融的税收监管法律制度[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申亭宇;离岸金融的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6 鲁杏;从次贷危机析我国离岸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D];湖南大学;2011年
7 宋磊;离岸金融信贷法律问题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达标;人民币离岸金融国际法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秀颂;离岸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秦淑怡;离岸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39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3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