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碳金融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1 10:57

  本文关键词: 碳金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影响 建议 出处:《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否抓住低碳经济以及碳金融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显得非常迫切。本文认为上海要以碳金融的发展为契机,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并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金融业产值、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改善等方面着重分析碳金融发展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最后从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法律法规等视角对于发展碳金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construction has a large gap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o seize the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arbon finance bring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how to become very urgent financi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hanghai should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finance as an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nd enhance the financial center of Shanghai'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from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increase the output value of financial industry, promote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service capacity,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effects of carb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nd finally from the commercial bank, the relev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finan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7
【正文快照】: 在低碳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碳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机构的主要创新点。大力发展碳金融、推进金融创新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上海亟需抓住机遇,紧跟全球碳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步伐,建立起完善的碳金融体系,建成全国乃至全球碳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黄运成,杨再斌;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设想[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3 麦挺,徐思嘉;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四大难题[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4 杨咸月;;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及其缩短思路[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5 闫彦明;;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式分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6 薛波;;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初步发展和“理论衰落”[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7 白钦先;刘刚;;金融强国:中国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8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J];林业经济;2007年05期

9 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燕;;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引发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2 朱家贤;;碳金融创新与中国排放权交易[J];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3 史美伦;;上海成国际金融中心条件成熟[J];IT时代周刊;2010年02期

4 李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布局与发展模式研究[J];浙江金融;2010年01期

5 刘丰名;;论创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律环境——纪念上海解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0年01期

6 张骏;常江;;上海市政府在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J];上海企业;2010年02期

7 周锐;;早日让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J];中国人大;2010年05期

8 余秀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建设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9 钟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工程中的DOKA液压爬模系统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0年03期

10 王蕴;;人民币何枝可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贵祥;;首都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与竞争[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曾冠;;生态金融中的若干法律问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列辉;;上海与香港在近代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分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陈岱松;罗羽琪;何单;;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建设——新中国60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上海种都种业科技有限公司[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红;;系统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7 孙立行;;论经济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8 朱纯福;;金融创新发展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资源开发[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9 高卫东;;抓住机遇 苦练内功 大力提升保险服务能力[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10 杨煜萍;;建设上海国际保险中心的几点思考[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雷旭华;首届长三角金融体系建设论坛在宁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上海证监局 颜旭若邋叶生明;深入贯彻四部门通知要求 加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见惊雷邋熊毅;屠光绍面临三大攻坚战[N];华夏时报;2008年

4 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 贺瑛;基于国家战略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思考[N];金融时报;2008年

5 钱进邋石晓芳;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N];金融时报;2008年

6 记者 董科邋李磊;尚福林为黄金期货上市交易鸣锣[N];期货日报;2008年

7 潘英丽;汇率调整有助宏观调控[N];上海金融报;2008年

8 沪融;出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六个“着眼点”[N];上海金融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卢晓平邋但有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应立足加快产品创新[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钱晓涵;尚福林:支持黄金期货与现货市场协调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红;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樊鸿伟;浦东新区金融产业集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琳慧;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丛吉友;论CDM项目运营中的法律问题[D];吉林大学;2010年

3 翁清云;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顾建华;上海金融业发展制约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丰明;基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金融职业认证制度的发展和上海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培养[D];复旦大学;2009年

6 赵春锋;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定位及运营策略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付双双;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强;上海市金融危机预警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姚德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钟绍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51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51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e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