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背景下苏州市A行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 绿色信贷 环境风险 信贷管理 出处:《苏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和环境质量退化使得人们不断提高对环境和社会成本的认识,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而其中“绿色信贷”就是从金融层面提出的来推动信贷资金绿色配置的政策,所谓绿色信贷是指金融机构根据国家的相关环保政策及产业政策,从信贷资金的配置上面支持从事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的企业,限制污染项目及污染企业的贷款投放,引导资金流向环保政策支持的行业或项目。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资金来源,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确立环境准入门槛,从而改善银行业资金运用的盲目扩张;另一方面借款企业若因环保不达标导致被勒令停业整顿或因环境污染引起诉讼及被要求赔偿损失,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破产,直接威胁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为降低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应构建起有效的信贷机制,完善环境风险管理。本文从环境风险及信贷管理的概念出发,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其次结合苏州A行环境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对国内外环境风险管理进行了比较,进而对苏州A行信贷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一些观点及看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 has made peopl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osts, and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launched a series of macro policies. Among them, "green credit" is the policy to promote the green allocation of credit funds from the financial level. The so-called "green credit" refers to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of the country. From the allocation of credit funds to suppor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imit pollution projects and polluting enterprises loans. Therefore,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commercial banks of our country should control the sources of fund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pollution industries, and establish the threshold of environmental access in the field of financial cred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lind expansion of the use of banking funds;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borrowing enterprises are ordered to close down for the sake of not meeting the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y will be sued and claimed for damages, which will seriously lead to the bankruptcy of the enterprises. It is a direct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credit asset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s brought by the environment,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credit mechanism. From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risk and credit managemen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risk faced by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nd then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in Suzhou A. Finally,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viewpoints and view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of Suzhou Bank A.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强;把握信贷政策取向 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好转[J];福建金融;2000年12期
2 徐琴;重组“基因”激活“细胞”──“专项信贷,封闭运行”信贷政策浅探[J];江南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师胜利;论信贷工作优质服务[J];西安金融;2001年11期
4 白丽飞;消费信贷另一难[J];商业时代;2002年16期
5 韩强;创新制度 完善管理 大力推动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韩志红;浅析信贷市场变化趋势及应采取的营销策略[J];辽宁经济;2004年09期
7 肖延琴;与时俱进 迎接挑战 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贷工作[J];甘肃农业;2004年10期
8 彭清富;论当前农发行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防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年06期
9 张德元;信贷责任追究探析[J];现代金融;2004年08期
10 汪路;把好我国银行信贷改革工作的方向盘[J];中国总会计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江;;绿色信贷政策的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对完善区域政策性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4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调研组;;农发行实施区域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6 潘焕学;田治威;秦涛;;我国林农信贷需求特征与信贷约束分析——基于福建、浙江、江西、广西四省(自治区)林农调查数据[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闫小明;;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8 韦宇红;;为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刘兆洪;;民营经济信贷支持问题分析[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小江;祝晓光;;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基础标准的建立[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运启 张建伟;河南分行营业部开办“信贷夜校”重实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2 林渊;消费信贷:何时你能下乡来[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3 穆桑桑;发展绿色信贷需提升各方认知[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4 杨长岩;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的实践思考[N];金融时报;2012年
5 王四伟;听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信贷政策报告[N];平顶山日报;2012年
6 整理 记者 李晓辉 王玉;央行表态加大信贷政策力度控房价[N];经济参考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周迎久 通讯员 王锦慧;河北绿色信贷大幅增长[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谭浩俊;信贷政策控房价弊大于利[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子瑞;“绿色信贷”标准有待细化明晰[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通讯员唐恒修 张杰;宁波分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同业第一[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飞;商业银行信贷配置与信用风险计量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晓艳;农村正规信贷对农户收入及其分配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刘西川;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D];浙江大学;2007年
4 刘雪峰;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及人工信贷市场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廖慧;周期视角下的银行信贷波动与产出波动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6 李秀丽;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吴龙龙;消费信贷的消费挤出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肖洪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方昕;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婷;Y银行A支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刘梅娟;基于VaR模型的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信贷风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志强;农行甘肃分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李心雅;人口集聚、银行信贷与住房价格波动[D];湘潭大学;2015年
5 俞舒;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樊青霞;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风险防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龙淑娟;我国同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8 郑方钰;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9 宋懿;莆田市农村金融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10 杨洪敏;H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5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6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