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机构破产前高管薪酬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 高管薪酬 审计策略 破产前行为 激励机制 金融监管 出处:《审计研究》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考察了1994—2009年间破产的60家美国金融机构CEO的薪酬数据,重点分析了破产前美国金融机构CEO的薪酬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变化趋势,全面分析了破产前美国金融机构激励机制失效的表现形式与原因。研究表明:第一,破产前,美国金融机构CEO的收入并没有因为公司业绩不佳而有所下降;第二,CEO薪酬中年薪与年度奖金计划等现金收入占比较小,限制性股票,养老金计划及其他福利津贴收入占CEO总收入的1/3左右,但是相关信息披露有限,无法准确估值;第三,公司高管可利用内部信息,在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之前通过行使股票期权等行为获利。美国的教训对于中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制度建设有着借鉴作用,本文进而对于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审计重点与审计策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mpensation data for CEO of 60 U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at went bankrupt from 1994 to 2009.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alary structure 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CEO of America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efore bankruptcy.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forms and causes of the failure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America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efore bankrupt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before bankruptcy, the CEO income of America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id not decline because of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The second is that the annual salary and the annual bonus plan account for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cash income, and the restricted stock, pension plan and other benefits account for about 1/3 of the total income of CEO. However, the disclosure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is limited and can not be accurately estimated; Third, corporate executives can use internal information to profit from the exercise of stock options before the stock price falls. The less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then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audit focus and audit strategy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 commercial banks.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831001) 创新群体项目(70821061)资助
【分类号】:F837.12
【正文快照】: 一、薪酬问题的由来2001年12月2日,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美国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然而就在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前一年,安然公司的144名经理人共获得了7.44亿美元的现金与股票收益。为此,安然公司的两名高管被起诉。在安然事件后的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乔海曙;王军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J];金融论坛;2006年05期
2 冀县卿;;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缺失及其矫正[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3 洪正;;论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J];经济评论;2006年06期
4 田瑛;廖肇辉;;合谋激励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5 邹福阳;岳意定;;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玉华;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张伟;信息、权力配置与公司治理[D];山东大学;2007年
3 沈西林;公司经营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杨达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占硕;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的控制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俊松;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军华;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魏博;高管报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王照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内部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雷彩萍;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经营者激励约束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莫海云;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薪酬激励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刘薇;香港与内地上市银行薪酬激励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于晓东;委托—代理问题与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改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刚建;中国国资控股银行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10 魏虹;基于最优组合报酬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海;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与调整[J];财经研究;2004年01期
2 李华民;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制改革及激励目标改进[J];金融论坛;2003年03期
3 乔海曙;王军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J];金融论坛;2006年05期
4 李富国,杨智斌;商业银行:高层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动态模型[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4期
5 苟开红;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构成及长期激励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6 张亦春,许文彬;金融全球化、金融安全与金融演进——一个基于新兴古典范式的理论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7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8 罗开位,连建辉;商业银行治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商业银行"契约型"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9 陈学彬;中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7期
10 曹廷求;郑录军;于建霞;;政府股东、银行治理与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以山东、河南两省为例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永全;;对建立操守基金制度强化高管履职问责的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年05期
2 李维安;黄郑州;;金融危机凸显高管薪酬决定机制问题[J];资本市场;2009年08期
3 熊晓辉;;百万薪酬君安否[J];上海国资;2009年02期
4 黄琼;刘斌;;农村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管理探析[J];调研世界;2010年04期
5 管征;;上市银行高管薪酬管理问题[J];中国金融;2010年17期
6 管征;汤丹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1期
7 陈留平;陈玲;;农药化肥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0年19期
8 张恩众;张文彬;;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11期
9 徐勇;;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10 李s,
本文编号:1468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6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