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研究——来自台湾股市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8-02-04 05:34

  本文关键词: 个人投资者 交易策略 收益预测 过度反应 价格冲击 出处:《经济研究》2011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台湾股市数据,主要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参照Kaniel et al.(2008)构建了个人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以反映投资者股票交易的强度。采用这种交易不平衡性指标来构建投资组合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首先研究个人投资者交易和股票的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分析投资者的交易策略,然后研究个人投资者净交易的收益预测能力从而分析个人投资者交易的信息含量。本文研究发现:台湾股票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采用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表现出很强的处置效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的信息含量不足;个人投资者交易中的盈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过度反应和价格冲击。文章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aiwan stock marke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trading behavior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Referring to Kaniel et al. 2008), the author constructs the trade imbalance index of individual investors-net trading.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intensity of stock trading of investors, this trade imbalance index is used to construct a portfolio to study the trading behavior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Firstly,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ing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and the return of stocks is studied. Thus, the trading strategy of investors is analyzed. Then the paper studies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to predict the net trading returns and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individual investors in Taiwan stock market adopt negative feedback trading strategy. And the individual investor displays the very strong disposition effect in the transaction; The individual investor's information content in the transaction is insufficient; The earnings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in trading mainly come from two aspects: overreaction and price shock. Finally, the article give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厦门大学金融系;台湾淡江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97111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01316)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07JA790077)、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133)、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18)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研究中心)(1060JY140901G2)项目资助
【分类号】:F224;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证券市场存在两大交易主体——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能够对市场及经济形势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往往被看成信息交易者。而个人投资者拥有的信息较少并且对信息的挖掘研究也不够深入,常常被看作Kyle(1985)或Black(1986)意义上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攀登,施东晖,曹敏;中国个人投资者采用股价趋势交易策略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施东晖,陈启欢;信息不对称下的投资者类型与交易行为——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2 王志强;齐佩金;孙刚;;动量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J];世界经济;2006年02期

3 温媛佶;;权证市场创设制度绩效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观君;基于量价分析的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伍兵;中国证券公司投资行为偏差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王永平;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进化博弈及其多重均衡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杜少剑;部分可预测前提下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张浩;基于行为融资理论的融资偏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徐宏伟;A股总量变动的股价效应及反应偏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陈向明;过度反应、噪音交易与证券投资策略[D];浙江大学;2006年

8 郝颖;大股东控制下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崔筠;我国证券市场动量现象的实证研究和成因分析—基于公司规模的解释[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邓颖;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徐波;中国股市动量效应的表现特征[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薛村波;股价波动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5 赵静;股权融资市场时机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杨胜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动量交易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马倩;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吴伟;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投资绩效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陶璀;投资指数基金的时机选择及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施东晖;技术信号与市场反应:对上海股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0年02期

2 徐信忠;郑纯毅;;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成因分析[J];经济科学;2006年01期

3 王永宏,赵学军;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4 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5 肖军,徐信忠;中国股市价值反转投资策略有效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6 吴卫星;齐天翔;;流动性、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相异性——中国投资者行为调查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7 周琳杰;中国股票市场动量策略赢利性研究[J];世界经济;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昭志;;投资者博弈对新股发行抑价率影响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8期

2 陈其安;高国婷;陈慧;;基于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的中国股票市场定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4期

3 李玉霜;齐寅峰;;证券投资基金的机械交易策略分析[J];经济管理;2002年14期

4 白万银;;相信天上掉馅饼 上亿存款成泡影[J];生意通;2007年03期

5 郑尊信;刘海龙;吴冲锋;;基于指令执行延迟的最优交易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7年02期

6 陈佳;;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的过度交易——对苏南样本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8年24期

7 詹浩勇;;浅析多时期证券投资组合价值与其收益的关系[J];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12期

8 詹浩勇;;浅析多时期证券投资组合价值与其收益过程的关系[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9 许睿;刘海龙;;流动性约束下的交易者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10 ;京城二手房“狩猎攻防”[J];卓越理财;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曾振;张俊瑞;于忠泊;;机构投资者能减少应计异象吗?[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通期货 秦小坡;基于RBF神经网的指数交易策略[N];期货日报;2009年

2 魏洪磊;外资投向生变[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3 徐旭忠 李凌;售后返租“馅饼”还是“陷阱”[N];河南日报;2006年

4 于骁;“掘金”写字楼[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袁颖辉;写字楼的“双保险”投资策略[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侯建磊;谁买走了郑州的商铺[N];经济视点报;2007年

7 陈忠胜;以房炒股风险大 投资莫走歪门道[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交易策略研究要多总结历史规律[N];期货日报;2009年

9 孙孝葵;来自境外的投资潜流[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10 ;读懂政策大背景[N];眉山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毅;股市行为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商孟华;基于演化范式的股票定价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来升强;高频数据交易策略与波动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4 李琪;企业并购定价及交易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邓可斌;中国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与资产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黄伟;基于隐性交易成本的期货市场交易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王景;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股价行为[D];厦门大学;2008年

8 唐勇;发售机制、信息偏倚与IPO抑价[D];浙江大学;2009年

9 林树;中国投资者行为的实验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王志刚;中国股票市场技术分析有效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建强;基于主体的最优交易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涛;基于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方惠珊;我国个人投资者证券投资决策模型研究——结合波士顿矩阵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4 吴迟;我国证券基金股票需求反馈交易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梁相宜;基于Netlogo的股指期货市场交易策略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陈琦;基于金融时间序列均线组合的系统交易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孔顺军;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郑祖军;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杨明;现阶段中国个人投资者投资组合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周洪伟;投资沪深300指数期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89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89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