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证券监管有效性 判别标准 重要性排序 出处:《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监管部门等进行问卷调研,提炼和归纳了判别监管有效性的6个标准:综合性、针对性、严密性、前瞻性、权威性、及时性,从逻辑上论证了6个标准很好地满足了促进性、判别性、独立性、完整性这4个条件;引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6个判别标准的重要性排序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所有被调查者整体组合的综合权重向量,建立了监管有效性模型。论文分别运用七级标度、有效性模型,分两个阶段对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一并加以比较。结论是二者结果相近,由此证明了6个判别标准及其有效性模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所有被调查者对中国证券监管效果的整体评价和对具体政策效果的评价都没有达到及格水平,得分最低的是前瞻性。
[Abstract]: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department, this paper abstracts and sums up the six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ion: comprehensive, pertinence, tightness, foresight, authoritativeness, timeliness, etc. Logically, it proves that the six criteria can satisfy the four conditions of promotion, discrimination, independence and integrality, and introduces and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make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ortance ranking of the six criteria.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weight vector of all the respondents' overall portfolio, a regulatory effectiveness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paper uses the seven-level scale and the validity model to test the regulatory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in two stage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two results are similar, thus prov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ix criteria and their validity models. All the respondents' overall evaluation of China's securities regulatory effect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specific policy effect did not reach the passing level, and the lowest score was forward-looking.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有效性研究”(批准号05BJL028)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育军;中国证券市场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岗;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改革的手段和途径[J];改革与战略;2004年07期
2 刘宇宁;;上市公司会计欺诈监管效率问题的博弈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1期
3 李成米;;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成颂;海峡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研究的一个视角[D];河海大学;2005年
2 宗兆昌;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D];河海大学;2005年
3 李哲;转型期中国国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制度根源与实际绩效[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岳殿民;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午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和监管[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远军;中国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有效性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洪文俊;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叶亿军;我国中小企业板与国外创业板市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敏;中国股票发行监管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周新成;中国股票市场政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李苗;证券违法行为稽查效率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田丽芳;多元利益导向的证券监管制度与投资者保护[D];暨南大学;2006年
9 林德宏;上市公司信贷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陈晨;从证券法视角论直销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旭光;;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根钱;通货紧缩判别标准之我见[N];中国信息报;2002年
2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大众投资者怎样买基金?[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王育林;基金投资的三种实用方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谢晓冬;放贷激增 货币政策如何直面资产价格[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实习生 罗华;正回购比例不得高于20%[N];经济日报;2005年
6 谢晓冬;银行主动放贷激增 货币政策如何直面资产价格[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 周炳林;以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变化重思汇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曾雅杰;工行中行二套房贷松绑[N];江苏经济报;2008年
9 胡尚;上海二套房贷已现“松绑”迹象[N];中国建设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俊辉;祖文萃:创业板第一波不一定是好公司[N];中国经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燕;从收益来源角度对对冲基金投资选择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10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1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