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地区和市场信息,谁主导中国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化
本文关键词: 证券市场 信息 资产定价 行业联动 出处:《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为对象,基于CAPM和APT理论,建立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市场、行业和地区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及其程度大小。结果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一方面个股价格变化同时存在显著的行业和地区联动效应,但行业效应更强,行业信息主导着证券价格的变化。在控制了市场和地区信息后,行业信息仍具有信息增量提供能力。另一方面,行业信息与地区信息有互补性,市场信息可被行业和地区信息替代。另外,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行业联动效应越强。当企业变更行业类型时,新旧行业对股票价格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与行业内的公司基本面之间所存在的显著正相关性相关。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APM and APT, this paper sets up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s to explore the market of A share market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dustry and regional linkage effect, but the industry effect is stronger. After controlling market and regional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still ha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incrementally. On the other hand, industry information and regional information are complementary. Market information can be replaced by industry and regional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more competitive the market, the stronger the industry linkage effect. When enterprises change the type of industry,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new and old industries on stock price chang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ompany fundamentals in the industry.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1110) 教育部2008年《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860),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09YJA790169)
【分类号】:F22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2 郦金梁;沈红波;金沁;;地域性与股票收益的联动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3 范龙振,王海涛;中国股票市场行业与地区效应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4 陆蓉,徐龙炳;“牛市”和“熊市”对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5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6 钟田丽,范宇;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财务杠杆的选择[J];会计研究;2004年06期
7 陈耕云;李传乐;;我国股票市场涨跌幅限制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07期
8 蒋翠侠;张世英;;金融高阶矩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1期
9 陈学胜;周爱民;;交叉上市股票价格发现及贡献差异的横截面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钊;;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测度研究——以环渤海区域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刘剑;张瑜;;我国农药制造业空间集聚现象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3 刘致良;;产业地理集聚视角下的地区餐饮业发展战略——基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晏;王永钦;章元;陈钊;陆铭;;China's Development Modeli: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Decentralization Approach to Transition[J];China Economist;2007年04期
5 杨先明;袁帆;刘岩;;Explaining the lack of FDI in western China: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6 章细贞;;外部环境与企业财务保守行为[J];财经论丛;2007年06期
7 何青松;臧旭恒;赵宝廷;;产业集聚的起源:一个中心外围模型的扩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8 蒋天虹;;深圳股票市场杠杆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9 陈仲常,张建升;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7期
10 李翔;林树;;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市场识别——来自中国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邵学峰;;产业集聚、嵌入与公共政策——对构建东北大型企业集团的思考[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文东伟;冼国明;;对外开放、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纳鹏杰;纳超洪;;产品市场、资本结构与公司战略[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龚凯颂;张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雄元;刘焱;;产品市场竞争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7 朱冬琴;陈文浩;;持续竞争优势、环境动态性与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宗成;袁怀宇;;卖空限制与股票市场收益的非对称性——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比较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晓红;万光羽;曹裕;;基于行业竞争视角的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黄德春;马慧妍;;中国股市羊群行为板块差异性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媛;中国股市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学胜;A、H股市场信息传递及交叉上市股票价格发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魏来;消费类产品产业链价格波及效应与应对管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6 周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分析—兼论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周晖;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谢里;制度安排与产业集聚: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任晓红;交通基础设施、要素流动与制造业区位[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陈维云;中国股市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元华;隔夜信息对中国股市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危文婷;我国股指期货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雨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元姝;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城市化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丽琼;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炜玮;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军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李晟韬;基于内蒙古产业集群的企业成长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9 周勇;我国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反应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10 顾绣敏;浙江制造业聚集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宁波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金焱;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的实证考察与评析[J];财贸经济;2002年09期
2 单树峰;流动性成本与股票定价——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02期
3 李帅;熊熊;张维;刘文财;寇悦;;我国股票市场共因子的价格发现——以上证指数、H股指数与H股指数期货为例[J];系统工程;2007年08期
4 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5 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6 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7 潘福祥;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8 范龙振,王海涛;中国股票市场行业与地区效应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9 任寿根;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10 孙青华,张喜彬,张世英;非线性协整关系的存在性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蓉;吴卫星;;中国市场期望权证回报[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2 谢竹云;茅宁;许良虎;;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研究[J];软科学;2009年09期
3 潘淑娟;王俊英;;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陆静;李东进;;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证券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12期
5 王凤荣;赵建;;基于投资者异质性信念的证券定价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实证检验[J];经济管理;2006年18期
6 陆静;唐小我;;基于流动性风险的多因素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5期
7 林义相;新经济与证券市场[J];东南学术;2000年05期
8 李明;;托盘承诺、认沽权证与金融行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杨黎明;;非流通股与非公开发行股权的定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03期
10 胡舜;黄上国;;发达国家或地区推出的中国股指期货和期权探析[J];理论界;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敦扣;王亲生;彭焱生;;证券市场公司律师制度初探——兼谈湖南省公司律师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A];2005湖南省证券法制研究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张超;郝善勇;;英美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监管体制梳理与借鉴[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陈其安;杨秀苔;;考虑噪声交易者风险的证券定价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淑萍;;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体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小洲;蒋睿凌;;证券市场情绪形成机理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弘;张鑫;;证券民事赔偿之司法难题的剖析[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芮秀;苏园;;证券市场趋势自组织分类预测分析[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王波;吴臻;;一类证券市场上投资组合和消费选择的最优控制问题[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曹文;;上市公司重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潘永泉;杨晓;;神经网络模型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璐;胡汝银:创新有利资金自动流入[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吕立新 李臻;证券市场腐败现象的制度根源[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方原;三部委联手加码证券市场“独立审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4 徐滇庆;股指暴涨制造的幻觉[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陆星;持股还是持币?[N];证券日报;2007年
6 北京首放;大象跳舞 秘密有二[N];证券日报;2007年
7 孟劢;印度将放宽准入限制 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N];中国贸易报;2007年
8 主持人 梁忻;形成证券市场经营开放下的科学发展观[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易宪容;圈钱、圈地吹大两大资产价格泡沫[N];中国企业报;2007年
10 晓瑾;证券市场进出快慢的抉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冬;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屈国俊;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3 罗登跃;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杨晓兰;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宗兆昌;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D];河海大学;2005年
6 张永鹏;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张希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仪垂林;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D];河海大学;2006年
9 宋伟岩;论证券市场法治化中的诚信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章融;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凤存;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D];四川大学;2006年
2 龙革生;协整技术及其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3 苏茂坤;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吴双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5 宋潇;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性检验和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杨彦军;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陈万明;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吕超;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吴华斌;证券信用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柳百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探析[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17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1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