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联动机制的差异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增长不确定性 经济周期 时变参数马尔科夫阶段变迁模型 出处:《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时变参数马尔科夫阶段变迁模型,通过甄别中美两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联动机制的差异性,发现中国(美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处于"低波动状态"的持续性弱于(强于)其处于"高波动状态"的持续性,非预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性产生微弱(显著)的冲击影响,由货币政策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促进(阻碍)宏观经济增长,而由宏观经济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抑制(微弱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与美国相比较,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总体更为剧烈,其处在"低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弱而处在"高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强;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而在美国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共同产生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此外在美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货币政策冲击所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占主导地位。
[Abstract]:Based on the Markov phase transition model with time-varying parameters, this paper discrimina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certainty of currency growth and the linkage mechanism of economic cycl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found that the persistence of uncertainty in "low volatility" of Chinese (US) currency growth is weaker (stronger) than that of "high volatility" in China (US). Unexpected monetary policy has a weak (significant) impact on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The uncertainty of monetary growth caused by monetary policy shocks can promote (hinder) macroeconomic growth. The uncertainty of monetary growth caused by macroeconomic shocks can restrain (marginally) macroeconomic growth. 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certainty of monetary growth in China is more acute in general. Its persistence is weaker when it is in the "low volatility stage" and stronger when it is at the "high volatility stage". The uncertainty of China's currency growth is mainly caused by macroeconomic shock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croeconomic shocks and monetary policy shocks together produce monetary growth uncertainty, in add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onetary growth uncertainty period, monetary policy shocks caused by monetary growth uncertainty dominate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线性随机波动模型估计方法及应用研究”(批准号:70971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货币政策规则非线性的理论模型与计量研究”(批准号:7100108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研究”(批准号:10ZD&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宏观经济总量内在关联机制的动态计量研究”(08JJD790133) 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宏观调控模式研究”(2010JC026)
【分类号】:F224;F8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瑞华;从利率弹性看货币政策的扩张功能[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3期
2 郭晔;;测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唐志祥;;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4 沈阿娜;货币政策失灵了吗——1998~2003年货币—产出的因果关系检验[J];经济问题;2004年08期
5 赵春玲;货币政策中性命题的重新认识[J];经济学家;2004年03期
6 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7 刘明;;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及“阀值效应”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杨丽;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析[J];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9 常云昆,肖六亿;货币供给冲击、产出与物价——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10 康庄;;厂商预期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2 毛剑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陆歆弘;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6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7 袁国敏;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3年
8 王金明;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及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卢盛荣;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德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向阳;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效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许晨光;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4 程建伟;现阶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孙永权;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与供给政策搭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浩;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阿日古那;货币政策低效之成因及对策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谢曼;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多元化及其阻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9 单俏颖;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检验与特征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10 张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恒,陈述云;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2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3 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刘金全,刘志刚;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动态模式与成因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5 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逯进;陈阳;郑立民;;金融危机对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的影响——以青岛市为例[J];城市;2011年05期
2 ;主编导读[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1期
3 梁伟明;;“山寨”只剩三年[J];竞争力;2009年11期
4 夏桂园;;金融危机中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5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张荣智;;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6 黄东显;;金融危机形势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7 程磊;;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我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8 黄东显;;辨证看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5期
9 孟祥舟;;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考[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1期
10 李斌;张新美;;金融危机期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研究[J];珞珈管理评论;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隋映辉;李丽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机遇[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Scott Rozelle;;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及收入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张言彩;;金融危机前后江苏省劳动力就业特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勤;朱国华;;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研究——以金融危机应对中的安徽为例[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5 马甜;;中国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结构调整对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胡玉平;;危机与应对——“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综述[A];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7 庄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保持企业稳健发展[A];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会刊[C];2009年
8 杨改芳;;应对金融危机 促进消费增长[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9 袁志刚;;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困境与发展潜力[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10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慧;我市上半年劳务创收8.22亿元[N];固原日报;2009年
2 记者 程瑞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解决之道[N];金融时报;2008年
3 赵莹;金融危机压身 华尔街华人跃跃欲试归国来[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杨晴川 徐超;招生缩水就业也“淡” 金融危机冲击美高校[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尚栩;金融危机导致失业人数大增[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丁洁 李玲玲;二电厂全民节能应对金融危机[N];太原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黄礼;金平多措并举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N];红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解樱;金融危机: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N];黄石日报;2008年
9 臧梅;宿城工商帮助企业 应对金融危机[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通讯员 游玲影;静安:打造国际化城区 避金融危机影响[N];联合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晨宏;基于系统复杂性的金融危机演化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5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王庆皓;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卓琳;金融危机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维红;国际贸易网络中金融危机跨国传播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阿拉;2008-09年金融危机下的阿拉伯经济[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魏博文;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河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力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6 宋扬;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张凯敏;金融危机扩散指数及其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8 于万栋;金融危机对国际能源合作的影响及博弈论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平嵩蕊;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秦俊武;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19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1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