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货币合作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
本文关键词: 东亚货币 合作机制 国际政治经济视角 出处:《东岳论丛》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货币合作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东亚货币合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缓慢,人们对东亚货币合作前景普遍感到悲观,这是因为东亚货币合作面临众多制约因素。一方面,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差异明显,另一方面,东亚各国面临不对称相互依存、核心领导国家的缺乏和国际合作机制缺失等各种消极因素,这众多因素共同阻滞了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
[Abstract]:Since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 monetary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among governments and theorists, and there has been some progress in monetary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However, the progress of monetary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has been slow. People are generally pessimistic about the prospect of monetary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This is because East Asian monetary cooperation faces many constraints. On the one h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ystems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untries in East Asia are confronted with various negative factors, such as asymmetric interdependence, lack of core leading countries and lack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which together hinder the process of monetary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述华;;试析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内部制约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J];国际论坛;2006年04期
2 张建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一种比较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守贞;;东亚经济一体化: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7年04期
2 李巍;;IPE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评估[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1期
3 唐彬;郭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未来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8年02期
4 王周博;;东亚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4期
5 金熙德;;东亚合作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1期
6 彭牧青;胡飞;;浅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企业间合作营销[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喻晓平;东亚货币合作:模式及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俊杰;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彭述华;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祝滨滨;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卓飞;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条件与前景[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凌岚;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初探[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尹怀志;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及其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程浩;经济全球化调整期的东亚经济合作路径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许瑞龙;论东亚一体化进展缓慢的原因[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杜来福;冷战后中美亚太战略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晓晗;论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问题[D];延边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锡镇;东亚地区一体化中的中—日—东盟三角关系之互动[J];东南亚研究;2003年05期
2 高兰;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国、日本、东盟[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耿涛;;东亚货币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金融经济;2006年12期
2 朱孟楠,傅俊霖;东亚货币合作的意义、难点与对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林桦;从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看东亚货币合作[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陈育,杨欣,曹敏杰;东亚货币合作与中国的对策分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郭英,郑龙;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6 熊洁敏;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的思考[J];东南亚;2005年02期
7 薛婷婷;王学鸿;;从博弈世界到东亚货币合作——看2005年诺奖获得者谢林的经济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朱芳;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中国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J];南方金融;2003年12期
9 何慧刚;东亚货币合作中汇率稳定机制的构建——方案选择及现实路径[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3期
10 蔡炳怀;姚宇溪;;美国金融危机后东亚货币合作的再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Joshua Ho;;马六甲海峡管理合作机制(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王云莉;肖田元;彭中华;;虚拟企业合作机制的仿真研究[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费广胜;刘振山;田华文;;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地方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4 龚克瑜;;对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理论探讨[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张春华;;新词语构造的合作机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邹琳;彭子舟;邹武杰;;处置气象灾害中与电视媒体合作机制的思考[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朱新光;齐峰;;中国与东盟的气候合作机制[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8 郭泽保;;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红玉;孙东升;;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发展战略[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柳新华;刘良忠;;蓝色经济区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机制——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为例[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布轩;完善合作机制扩大合作范围[N];中国电子报;2005年
2 梁捷;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成立[N];光明日报;2007年
3 记者 崔玉清;农行启动环渤海合作机制[N];经济日报;2006年
4 记者 付毅飞;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减灾合作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启昌 陈保江 吴晓燕;明确合作思路 拓展合作领域 探索合作机制[N];云南日报;2006年
6 周静;构建双赢合作机制 加速钒钛基地建设[N];凉山日报(汉);2008年
7 宋 爽 李永文;重庆建立关检合作机制推动“大通关”建设[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8 记者 俞骆波 通讯员 孙佳怡;浙江气象电力部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王毅 张磊 肖俊杰;构建合作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宋丽芳;中国加入国际减灾合作机制[N];中国航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晓平;东亚货币合作:模式及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蒋序怀;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货币合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绍臻;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勇辉;东亚货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5 普永贵;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李洪波;二级生产供应链中的革新及质量控制合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范云翠;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合作竞争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武;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9 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振林;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兆远;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合作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董兴佩;行政法域的法益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张春戈;论反垄断法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跨境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刘颖;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农村扶贫合作机制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彭新宇;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祖国;新自由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俄合作机制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周金秦;中印能源合作探析[D];四川大学;2007年
8 郑任;绿色供应链中合作机制及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9 李洁;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颜宏亮;电子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19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19859.html